《止观次第》第十四讲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3

礼敬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各位贤友,晚上好!

 

上一讲,我们讲到了如何通过修四界差别进入修色业处,来完成见到究竟色法,并辨识六处门以及四十二身分的究竟色法。今天晚上,我们将来探讨一下如何辨识名法,并且如何去辨识内在、外在的名色法。在进入辨识名法之前,我们先简单地来了解一下“名法”,或者说有关我们心理的一些基本知识。

 

根据《阿毗达摩》,我们的心理现象称为“名法”。为什么称为“名法”呢?

“名法”,意思就是它能朝向所缘ārammae namatītināma。所以“名”就是“朝向所缘”,也就是说一切的心理现象,它都有个共同点,就是它能够面向、面对目标。

 

名法,又可以分为心和心所两种:

“心”叫做citta

“心所”是cetasika,“心所”意思是“属于心的”、“从属于心的”。

 

只要有心生起,必然伴随着若干的心所;而且,心不会单独生起,心所也不会单独生起,它必然是以一定的组合,成组成组地生起,从而完成认知目标的作用。

 

心和心所,有四个共同点:

、它们有共同的依处;

、取共同的目标,就是有共同的所缘;

、同生;

、同灭。

 

在经典里面,佛陀把生命、把身心分为色、受、想、行、识五蕴。

这五蕴当中:

色法,就是我们昨天讲到的那些色法,比如28种色;

名法,可以分为受、想、行、识,vedanāsaññāsakhārāviññāna。其中受、想、行三种属于心所cetasika;而识,也就是相当于心(citta)。《阿毗达摩》里面,心所一共有52个;心有89种心。

 

对于心,《阿毗达摩》又依照心的“地”bhūmi分为四类:

⑴、欲界心(kāmāvacara citta ),这种心是最常生起、发生于欲界的心。当然了,色界天人,或者说无色界天人有时候也是会产生一些欲界心;

⑵、色界心(rūpāvacara citta),是指色界的禅那心,也包括善心、果报心、唯作心等;

⑶、无色界心(arūpāvacara citta);

⑷、出世间心(lokuttaracitta)。

 

欲界心、色界心和无色界心,这三种属于世间心,一共有81种。而出世间心有8种,出世间心就是四种圣道心跟四种圣果心,这种出世间心唯有圣者才能产生;而且,所有的出世间心它只有一个目标,即:涅槃。

心,依其本质又可以分为四种:

①、不善心(akusala citta);

②、善心(kusala citta );

善心和不善心,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能够造业的心;造善业、造不善业,就是这种善心和不善心。

③、果报心(vipākacitta);

这种心不会造业,但是它是体验由过去所造的业成熟带来果报的这种心;例如说,我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些就是果报心;

④、唯作心(kiriyācitta);

这种心它既不会造业,它也不是体验果报,它只是产生它的作用。

 

因此,心依照本质可以分为这四种。

 

而心的运作呢,有它的规律,这种规律叫“心的定律”(citta-niyāmā)。

这些心,在运作的过程中,在生命的流转过程,它依照其活跃和不活跃分为两种:

一种是心路,叫做(cittavīthi);一种是离心路(vīthimutta)。

 

心路,是指在平时,我们在清醒的时候,能够看、听、嗅、尝、触、想、思惟等,所有这些心处于活跃的时候的状态,就称为“心路”,而这些心就称为“心路心”。

 

那另外一种是离心路心,离心路心在一个生命期间只有一类的心,但是它表现为三种

(依它的作用):

第一种是结生心(paisandhicitta)

另外一种是有分心(bhavaga);

还有另外一种是死亡心(cuticitta)。

 

结生心是生命的第一个心识刹那,死亡心是生命的最后一个心识刹那。在此期间,只要心还没有起到看、听、嗅、尝、触、想的时候,那心就处于一种类似潜伏性的,或者说处于一种不活跃的状态,就称为“有分心”。

 

例如:在熟睡的时候,没有梦熟睡的时候,但没有梦我们也没有想什么、也不能够认知到什么,但是人却没有死。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心是处于一种不活跃的这种心就叫做“有分心”的状态。在做梦的时候呢,其实就是偶尔有一些意门心,然后又落入有分;然后又有一些意门心,然后又落入有分。在禅坐的时候,有时昏沉、睡眠也是,偶尔有时候产生几个意门心路,然后又落入有分,然后又产生心路,又落入有分……  是这样的。

 

而在心路里面,又可以分为六门心路。

六门心路分别是:眼门心路、耳门心路、鼻门心路、舌门心路、身门心路和意门心路。

其中,眼、耳、鼻、舌、身合称为“五门心路”(pañcadvāravīthi)。五门心路的每一种心路,它只是单纯地执行看、听、嗅、尝、触的作用;而意门心路可以执行一切的作用。

 

比如说,看到一个人走过来。

事实上呢,看到一个人走过来,它已经涉及到很复杂的心路了:

首先,当一个人的影像,我们说出现在视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范围之内时,这个影像、这类色法的影像撞击到眼门和意门,于是,产生了一个眼门心路;这个眼门心路,它的作用是采集这些颜色或者光的素材,其中的眼识只是看;然后呢,各种素材采集了之后呢,心路落入有分,然后又产生了一个随起的意门心路;这随起的意门心路就能够收集这些光的素材、颜色的素材;然后又对它进行组合、整合;然后再根据自己过去对这个人的记忆啊、印象啊等,然后就标记这个是男人、女人,他叫什么名字;然后,这个人是好人,不好的人;我喜欢他、我不喜欢他……一路的意门心路就产生了。所以,单纯只是说所谓看到一个人过来,其实呢,它涉及到非常复杂的心路。

其中,眼门心路是执行看;而后面的意门是执行不断地加工,然后,最后造作再做出反应等;这些属于意门的心路在发生的作用。

 

那对于在禅修的时候,如果我们还是通过专注呼吸呀,或者,平时…好像现在听闻佛法啊,平时在持戒啊、看书啊、做做一些事情,所有这些都是属于欲界心。欲界心是发生在欲界的心路里面。

 

那当一个禅修者在禅坐的时候,或者说禅修的时候,他通过不断地专注,例如,他修的是入出息念,当他专注于入出息念似相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的心将能够升华为色界心。色界心已经超越了欲界心,这个时候他的心路就属于色界的心路,或者称为“广大心路”。

 

广大心路和欲界心路不同的地方就是,欲界的心路它的速行只有7个,但是广大心路的速行可以无数个。也就是当一个人入定的时候,他的心强到可以很长时间,例如说他入定3个小时、4个小时、5个小时,那只要他的定力是很深厚的话,他一直都是在禅那速行里面,不会落入有分。

 

当一位禅修者能够证得无色界定的时候,那个时候他产生的心是属于无色界的善心。

那当一位禅修者通过修维巴沙那,当他已经证到了圣道圣果的时候,那这时他能够产生道心,然后呢再,所产生的果心取涅槃为目标,进入圣果定,那这个时候产生的心是属于出世间心。

 

然而,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只要我们能够看、听、嗅、尝、触、想的,就是思惟呀、逻辑啊、推理啊、思辩啊、闻思啊,所有的心都只属于欲界心。

 

那了解了这些心的基本一些规律之后,如何进入实修呢?毕竟这些理论我们可以从《阿毗达摩》那里可以学到;但我们学并不能够亲证它,还是有天壤之别的。

 

那怎么去实证、去亲知、实见这些心的组合啊、运作啊?

对于有禅那的禅修者来说,他就可以先进入禅那,从禅那出定,再辨识名法。

那没有禅那的禅修者来说,他可以先修四界差别,然后等到他的定力提升到近行定的时候呢,他再可以通过去辨识欲界的心路来去完成。因为没有禅那的人,他没办法、也不可能辨识禅那心路,不可能辨识色界心跟无色界心,因为这个超越他的范围。就好像说你没有禅那,你不可能想象出禅那是什么样的样子,因为这超越你的体验;你是一个凡夫,你不可能想象出涅槃是什么样子,即使你每一天听经,你每一天拜佛,你比别人都好;禅那、圣道、圣果与你还是无缘,因为这不是你的亲自体验。

 

因此,一位有禅那的禅修者,他可以从辨识禅那心路来入手。

为什么辨识禅那心路入手会比较容易呢?因为禅修者在培养定力的时候,他不是要每一个禅那都先要查禅支吗?禅支,其实就是五个心所,禅那的心所。

也就是说一位禅修者,只要他有能力入禅,他已经有能力查到有分,证明说其实他已经有能力看到心所了;同时,由于禅那心它不像欲界心路一样最多只有7个速行,它的速行是不间断的,而且它的心是极度的清醒、极度的清晰的,它的所缘,就是所专注的目标也是极度清醒跟清晰的。所以这个时候呢,禅那的心相对比欲界心,就好像一个太阳底下,你烧一堆火,点一根蜡烛,它根本呈现不出它的光亮,因为在太阳底下。对于禅那心来说,禅那心的那种清晰度、那种清明的程度,比起欲界心来说,是欲界心根本没办法比较的。

 

所以,有禅那的禅修者可以从辨识禅那心路来入手。

例如,我们现在以入出息念的初禅举个例子,来讲禅修者如何来辨识初禅的心路:

 

禅修者先进入入出息念的初禅,出定之后,他仍然像往常一样先去查五禅支。初禅有哪些禅支呢?有五禅支,分别是:寻(vitakka)、伺(vitakka)、喜(pīti)、乐(sukha)、一境性(ekaggatā);这五种禅支,五禅支其实就是五个心所。

 

那禅修者他能够查到这五禅支之后,紧接着,他再去查在这禅那心里面,有一个是称为禅那心的“心”,或者称为“识”,就是(citta),或者称为“(viññāna)”;然后紧接着又再去辨识“触”(phassa)、“受”(vedanā)、“想”(saññā)、“思”(cetanā)、“一境性”(ekaggatā)、“名命根”(nāma jīvitindriya)跟“作意”(manasikāra );然后再去辨识“寻”(vitakka)、“伺”(vitakka)、“胜解”(adhimokkha)、“精进”(viriya)、“喜”(pīti)、“欲”(”chanda);再去辨识“信”(saddhā)、“念”(sati)、“惭”(hiri)、“愧(ottappa)、“中捨性”(tatramajjhattatā)、“无贪”(alobha)、“无嗔”(adosa);然后再辨识“身轻安”、“心轻安、“身轻快性”、“心轻快性”、“身柔软性”、“心柔软性”、“身适业性”、“心适业性”、“身正直性”、“心正直性”、“身练达性”、“心练达性”;以及最后一个“慧根”。

所以,一共有这34个名法,这是在初禅的时候所产生的这些。那这34个名法其中第一个心,称为“心”,而那33个名法称为“心所”(cetasika)。

 

那禅修者就通过这样,在他入了初禅出定之后再去逐一地辨识,然后,直到他可以一起辨识这34个名法;然后他可以再尝试去辨识第二禅,有32个名法,就是在这34个当中除掉了“寻”和“伺”;然后再辨识第三禅的名法,第三禅的名法就在34个名法当中去掉了“寻”、“伺”和“喜”,第三禅的名法有31个;第四禅的名法也是有31个,它只不过第四禅的名法,其中第三禅的“乐受”转换成第四禅的“捨受”。

 

那禅修者他能够辨识了禅那的名法之后,他还必须得根据心的定律、或者心的规律来去辨识“禅那心路”。禅那心路是怎么样的呢?

当一位禅修者通过专注似相,他要证得禅那的时候呢,他是由欲界心转向到色界心的。

那禅那心路分别是一个“意门转向”,叫(manodvārāvajjana),这意门转向有12个名法;然后紧接着是一个“预作”(parikamma)有34个名法;“近行”(upacāra)有34个名法;“随顺”(anuloma)也有34个名法;然后“种姓”(gotrabhū)也有34个名法;紧接着是无数的禅那速行心,每一个速行心都有34个名法。

 

那禅修者就通过这样的方法去辨识初禅的心路,然后依次再去辨识第二禅的心路、第三禅的心路和第四禅的心路。

 

之后禅修者再辨识所有他曾经证得的禅那的所有心路。

例如:如果他成就了十遍的禅那,而每一种遍都有四种禅那,他必须要去辨识;然后他再去辨识慈、悲、喜、捨四无量心啊;如果是修过不净,达到禅那,也去辨识了;然后,对于那些欲界定的,也可以,比如说他修佛随念啊、去修死随念啊,这些他也要去辨识;辨识了之后,接着他可以再来辨识欲界的心路。

 

欲界的心路,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因为欲界的心路它的目标很多嘛,它不像禅那心路。禅那心路的目标很单纯,就只是一个似相而已。例如说,你入定四个小时,你不管是入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你在四个小时当中你的心只有一个目标不会换,就只是似相;你入白遍啊、入光明遍啊都一样;你在这入定的期间,你的心只有一片的光明,或者只有似相而已。但是欲界,你想想看,在四个小时当中,你的心变换多少个目标、多少个所缘,或者换言之,你这四个小时如果你去看电影的话,你可以看多少场电影?那个电影变换你的心变化得多大、多复杂!是不是?

 

那在辨识欲界心路的时候,因为欲界心路可分为六种嘛:

眼门心路、耳门心路、鼻门心路、舌门心路、身门心路和意门心路。

 

眼门心路执行看的。那你去辨识眼门心路,它首先是产生一个五门转向,然后,紧接着产生一个眼识,然后,领受、推度、确定、7个速行,然后如果目标是很清晰的话呢,那它将会有两个彼所缘;紧接着两个彼所缘之后,心路就落入有分……无数的有分之后呢,又产生一个意门心路。

 

意门心路的规律是:一个意门转向,7个速行,然后有可能也会有两个彼所缘产生。那在这个过程呢,其实就是执行“看”。

 

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其实我们的心,就我们认知外在的这个环境啊、世界,它是交错复杂的;我们看,也是不断地看,然后想,也是不断地想,同时又执行听,可能身体又有感触;那于是呢,我们就可以说:眼门心路混杂着意门心路,耳门心路混杂着意门心路,身门心路混杂着意门心路;甚至我们同时在吃着东西,那么舌门心路又混杂着意门心路,就这样交替着。所以,由于这种交替不断地发生,而且呢,心路的那个发生的速度是极快的,感觉它好像是同时发生。其实,这些都是通过眼、耳、鼻、舌、身这五门不断地搬进各种各样的素材,其实就是信息,颜色啊、光啊的信息,声音的信息与气味的信息,味道的信息跟各种触的信息;然后呢,再经过意门的加工厂不断地加工,然后给它概念、给它名称;然后再由于习气、由于习惯,由于还没有断除的烦恼,特别是由于不如理作意,认为这是真实的,然后呢,因此而产生喜欢的、不喜欢的,喜欢的生起贪,不喜欢的生起嗔,然后就造了一大堆的烦恼;其实就是它的心的运作是这么样的。

 

一位禅修者就必须得要去辨识这五门的心路,然后再辨识意门心路。意门心路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欲界的意门心路,又可以分为随起的意门心路跟单独的意门心路。

 

随起的意门心路,就是在看啊、听啊、尝啊、触啊等之后呢,对于所看到、听到、尝到、触到这些目标,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反应。这是属于随起的,是跟着根门、五门起的。例如,我们看到一样东西,然后我们看了之后,我们就会想……想……想……;听到一个东西,然后我们会想……想……想……想很久,是不是?所有这些想其实就是因为眼、耳、鼻、舌、身受到了刺激,这些信息经过根门进入心了之后呢,心的加工。

但我们的心它还会有独立运作的时候。

例如你禅坐,你可能也没有看、没有听,但是你的心还是在想这个、在想那个,妄想、胡思乱想、想东想西、做白日梦啊……所有这些它都是属于独立的。你可以想你过去的、想很多年前发生的事情,你可以在计划:“我离开禅林我回到家我要怎么样……然后,过了多久我要怎么、怎么样……”;甚至你现在坐在这里,你说如果我有禅那之后,我要怎么样,我要怎么样向我的其他那些贤友啊什么的炫耀啊…… 类似这么样的话,所有这些,它都属于独立的意门心路。包括我们所说的很多的,比如你所说的逻辑啊、推理啊,你在什么写诗啊、在想着写文章啊,甚至是写禅修报告啊等等,所有这些东西这些都是属于独立的意门;包括你的创造啊、设计啊、计划等等,这些是属于独立的意门;即使你睡觉了,你在做梦还是属于独立的意门。所以,这些意门心路,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表现出来。

 

那你在禅修的时候,你就必须得要去辨识这些心路是怎么样运作的。

你要辨识:由于如理作意,紧接着意门的7个速行都是善速行;由于不如理作意,紧接着产生的7个速行都是不善心。你会发现,在速行里面,它不是善就是不善。

 

它是这么样运作,而不管你对这些所缘、什么样的目标,你看到的、你听到的、你接触的什么样的目标,在你的心里边你总是在不断地加工,会加进你个人的观点、你个人的判断、你个人的分析,因为你的主观的造作要一直都在你的心里边运作着,这种运作的方式,就称为“心路”。而“心路”就是对所体验到的这些经验啊、这些外缘啊,包括自己呀等等不断地进行加工、分析并做出反应的过程。

 

那禅修者在修名法的时候,可以先去辨识广大心路,包括色界的禅那心路、无色界禅那的心路以及欲界的六门心路,即眼门心路、耳门心路、鼻门心路、舌门心路、身门心路和意门心路,其中意门心路是最复杂的。禅修者都要这样辨识。

 

当禅修者这样完成辨识了六门心路之后,那他还可以再继续尝试去辨识外在的色法。

 

如何辨识外在的色法呢?

禅修者可以先通过辨识自己的袈裟或者穿的衣服来开始。他先进入禅那,例如,入出息念的第四禅;从第四禅出定之后,他再借助光对这衣服修四界差别、修四大;这个时候他将能看到他的衣服只是一堆时节生色;其中这些时节生色色聚里面有8种究竟色法,即: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

等他能够辨识到这所谓“衣服”,在他的辨识之下,没有所谓的“衣服”,只是一堆时节生色而已;然后他再辨识他的坐垫,然后再地板,再一直扩……、扩……、扩……,扩大到他所辨识的范围,比如整个禅堂、整个禅林等。

 

只要在他的智慧之光的范围,他所辨识的只要是没有生命的,只是一堆时节生色法而已。那个时候,他再也没有看到这是什么树啊、草啊,只是一堆时节生色法。

 

对于有生命的,他就必须要辨识其中有四类的色法。

例如,有业生色,业生色就表现为比如他的眼、耳、鼻、舌、身、心处,这些属于也是我们讲到的,一个人他的眼门有63种色法,耳门、鼻门、舌门有63种,他的身门有54种,他的心处,也是有63种色法。他要这么样辨识。于是,他就辨识到,在外观的时候呢也是,有生命体一般都是有眼、耳、鼻、舌、身以及心处这六类的依处色。这六类依处色又可以分为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和食生色这四种生因的色法,就是四种起源的色法。

 

那对于所有没有生命的,它要么是时节生8法聚,要么是时节生声音9法聚,就是它加多一个“声音”。这个时候,他就将能够外观,他可以不断地扩大他外观的范围,然后再内观、外观,他发现到,其实每天所接触到的这个世界只是一堆色法而已。

 

之后,他再回来辨识自己的六门心路,辨识内在的名法,然后再去辨识外在的名法。

在辨识外在的名法的时候,禅修者必须得知道,这个阶段他修的是名业处;修名业处,或者说“观智” ,这个时候的观智,他是不可能知道别人在想什么的;因为知道别人在想什么,知道别人的心,能够“读心”,这是属于他心通的范畴,这不是观智。观智是不可能知道别人的心的。

所以,他就只能够整体地辨识外在的名法。也就是说,从心路的发生来看,每个人的心路的规律都是这样:看到一样东西之后,就会发生一个眼门转向,然后一个眼识,然后一个领受、推度、确定、7个速行,有时有两个彼所缘,有时候没有,然后落入有分,然后就一个意门心路。听到一样声音也是这么样的,每个人甚至连动物、连猫猫狗狗、鸟啊等等,它的心路都是这么样发生的。

 

于是,他就整体地外观。他不可能独一、独一单独地观这个他生起什么心、生起什么,只能整体地外观。然后,再内观色法、外观色法,内观名法、外观名法,然后呢,他再尝试去遍观所有的这些色法。

所有色法都是因为变坏相,而称为色(ruppatīti rūpa);ruppati就是“不断变坏”、“不断毁坏的”。因为有变坏相、毁坏相,所以称为“色”;ārammae namatītināma因为朝向所缘,称为“名法”。

 

因此,我们在辨识色法的时候;不管是眼门63色、耳门63色、鼻门63色、舌门63色、身门54色、或者心处63色,它的共同的特征都是以变坏相、毁坏相称为“色法”。外在的也是一样。

 

对于名法来说,不管是眼门心路、耳门心路、鼻门心路、舌门心路、身门心路、意门心路,或者也包括了禅那的心路,它的共同特点都是因为朝向所缘,能够倾向、面对着目标而称为“名法”。

 

于是,他就了知到,不管内在、外在,在他的智慧之光的观照之下,只是一堆名色法而已。除了名色法,他没有发现有所谓的男人啊、女人啊、人类啊、动物啊,或者天人啊,更找不到所谓的什么灵魂啊、什么真心啊、自性啊、大我啊这些。

 

这个时候禅修者他就通过这些方法,来去辨别、去识别名色。这个阶段就称为“名色限定智”(nāma-rūpa-pariccheda-ñāṇa);由于禅修者的观智达到这个阶段,而这个阶段是属于十六种观智的第一种观智,是最基础的观智;或者说,严格来说,它还不算是观智。

 

在这个阶段,由于他已经通过智慧之光,亲见了这个世界并没有所谓真实存在的灵魂啊、自我啊、大我啊、所谓“真我”这些邪见,他的心已经把这些邪见完全的除掉了。他的内心不会被这些认为说有什么真心啊,所谓的什么自性啊、大我啊、真我啊、或者说灵魂啊这样的邪见所污染。因此,这个阶段就称为“见清净”(diṭṭhivisuddhi),他的心已经去除了这些邪见。当然,这里的“去除”是暂时性的去除,因为真正完全的断根,是在他以后证得入流道(sotāpatti-magga)的时候才断除。这个时候,他是通过观智,他发现不到有这些,所以他的心从邪见当中得以净化,就称为“见清净”。

 

于是,禅修者在这个阶段就可以说,就完成了七清净当中的第三个清净,就是“见清净”。

那禅修者完成了见清净之后呢?他还必须得进一步修习“度疑清净”。也就是说,他已经见到了名色法,他还必须得再继续去寻找名色法之因。通过寻找名色法之因来修习缘起,来去透视、去辨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关系。

 

那至于如何来修习缘起,辨识三世的因果关系呢?我们明天晚上一起继续来学习。

SādhuSādhuSādhu

萨度!萨度!萨度!

 

 

听写:义净
中文校对:小温
巴利补入:精勤
最后校对:正依,真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内容听写整理自玛欣德尊者的开示录音;
未经尊者检阅,可能存在疏漏等处,请知悉!

 

止观次第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