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尊者开示 用法改变命运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3

礼敬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昨天讲了“如何礼敬佛陀”,今天我要讲如何让佛陀的法给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带来新生和改变。

 

佛教如何看待“命运”

讲到改变,就必须讲到一般人心目中称为“命运” 的概念,英文称为fate。到底有没有命运这一回事?有些人说:“有啊,佛教讲因果,所以因果就是命运;如果命中注定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到底因果论与命运又有怎样的关系?

 

很多人去算命,算了以后,算命师就告诉他几时几时会发生什么事,有时算得也有一点准。那我们该怎么办?到底这世上是有还是没有命运呢?我们该如何看待命运这一回事?

 

就在一部经里面,佛陀跟比丘们说:“比丘们啊,如果说生命的一切是定下来不能改变的,那如来也不需要教法,而我们的出家修行,这一切都没有意义了。”因为一切都定下来了,那什么都不用做了嘛!不是的,就是因为我们现在能够为我们的生命做些改变,所以如来才要教法(如来是佛陀的意思,佛陀称自己是如来),所以才有学习的需要,才有学习的意义。如果不能改变,一切都定下来了,我们学佛法还有什么用呢?

 

相同的过失,果报轻重不同

佛陀给了两个非常好的比喻。第一个比喻就是,如果说有一个奴隶或者是一个仆人、一个阶级很低的人,(印度社会地位在那个时候是有分阶级的),去偷人家东西或者是造了一些恶,你说他被捉到时会怎样?会被处罚、被国家处罚。古时候,如果是偷东西,有时候还会被砍手的。那如果是国王偷了人家的东西或者造了一些坏事,一般的坏事,和之前那个平民同等的坏事,他会怎样呢?国王嘛,只有他判人,谁能来判他?所以他就可能逃过处罚。为什么呢?因为国王的地位和力量的缘故。

 

同样的,如果一个人有戒定慧,有很多功德,很多波罗密,他不小心犯了一些错,他因那个错而受的果报也不会那么强。但有些人犯了同样的错却因此下了地狱,为什么呢?因为有戒定慧的人,功德很雄厚的人,即使不小心犯了错,他的承担力比较强。

 

盐水的比喻

佛陀又给了另一个比例,更加妙。他说:“比如说有一把盐,那边有一杯水,你把这盐放到那杯水里面去搅拌,你喝得下吗?”比丘们说:“喝不下,太咸了。” “你把同样的一把盐撒到恒河里面,再从河里拿出一杯水来喝,你喝得下吗?” “喝得下。”  为什么呢?因为恒河的水那么多,就那一把盐也不能够让河水变咸。“同样的,比丘们,一个有戒定慧的人,有功德的人,即使是不小心造了一些恶,可是因为他有很多的功德,这使得他能够承担的起这些果报,使他不用受那么多的苦痛。而那些没有功德、没有戒定慧的人,即使犯了一些小小的错,那个果报却可能会让他堕入地狱。” 这些比例告诉了我们生命是有转机的。你要给自己的生命带来怎样的转机呢?那就要看你自己了。

 

一个商人的故事

佛陀时代,有一个商人,他来到一个地方做生意。他带了很多的货物。他把在这边买的东西拿去那边卖,那边买的东西拿到另一个地方卖。有一次他做了生意后来到一条河边,他当时想:这个季节我要去那里,下一个季节我又要去那里,然后赚了很多钱后,我要把钱带回去给妻子儿女……但是他没有想到,他的寿命只剩下7天,在7天后他就会死去。而且因为恶业成熟,死后会堕落到地狱里面去。就在这时,佛陀刚好就在附近,佛陀有他心通,知道那商人已起了这样的一个念头。通常当佛陀看到很奇妙的因缘时,有些时就会微笑,佛陀微笑就是因为遇到一个说法的因缘。佛陀一微笑时,他的牙齿就会散播出光芒,照射到外面,那光芒散播得很广。阿难尊者是一个很灵敏的人,他察觉到佛陀的牙齿发出的那个光芒,察觉到佛陀在微笑,马上就请问佛陀说:“尊从来没有贸贸然地笑,世尊笑一定是有原因的。请尊说明世尊笑的原因。”佛陀就说:“阿难,你看到那个人吗?河边的那个人。他在想这个季节我要去那里,那个季节又要去那里,然后赚到多少钱回到自己的家里给妻子儿女们。可是阿难啊,他只剩下7天的命,7天后当他走在一段路上时,就会在走着的时候突然死去,而且死后堕落到地狱。”对佛陀来讲,那种微笑不是残忍,那个微笑只是因为他看到了那个因缘,好事和坏事在佛陀的心里面也只是因缘。他不像我们世人那样,看到坏事就很伤感。他看到这一个因缘就笑笑——这个人很傻,以为自己还可以有这样的计划。阿难尊者是很有慈悲心、很柔和、很柔软的,他说:“佛陀,那我现在去告诉他好吗?”佛陀就说:“好,你去告诉他吧。”

 

阿难尊者就来到河边跟这个商人说:“你的心里是不是这样子想?”那个商人说:“是啊,你怎么知道?”“这是佛陀告诉我的,佛陀告诉我你起了这些念头。可是你不知道你只剩下7天的命,而且7天后你死时会下地狱。”他一听,7天内也赶不及回到家乡了。古时候不是像现在这样可以坐飞机、坐火车、坐车,有高速公路,从一个地方要去到另外一个地方要用上几个月。所以这个商人想:不行了,我这些财富留着也不能做什么,倒不如拿来做布施,请僧团来布施,然后还能够把这些功德,这些善业带到来世。印度人是很有智慧的,他们知道这个带不走,反正都要死了,快快做布施。这是储藏财富的真正的方法,真的,储藏财富的真正的方法就是多做布施,让这些功德随着你的善业跟随着你走,不然死后你什么都带不走。他就请佛陀与僧团全部来大供养7天。每一天供养,他的心就更成熟、更柔软、更有恭敬心。到了第7天,就在他面临死亡的那一天,佛陀就对他讲法。他的时间也成熟了,一听法就证得初果圣者须陀洹Sotapan虽然证得了初果,他还是在那一天死去,可是死后不是堕落到地狱而是投生到天界里面去。佛陀很多时候都是在一个人要死的时候及时去救他,帮他转他的命运,所以这个商人的命运就改变了。

 

累积善业

你看,那商人的命运是如何改变的呢?那是因为佛陀的法。所以当佛教徒讲命运的时候,其实我们指的是因果里面的命运,而不是宿命论里面的命运。也许你不喜欢命运这个名词,但不管你用那一种名词,总而言之我们的未来可以改变。可以改变多少,这个要看因缘——看你能够,有能力,给你的生命注入多少的因缘以及怎么样的因缘。

 

在我们修行人之中,当我们看过去世的时候,是越看越清楚。而且看来看去,除非看错 ——开始时一两次有时会看错,看到的过去世是不会变的。过去的事情怎么变?已经发生的历史,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在1945年结束,193多年前发生,那是已经发生了。你可以改变历史吗?不能。可是未来呢?当他们看他们的未来时,现在看是这样,可是如果他做了很多的功德,很多的善事——守戒、修禅等,再去看他的未来时,他的未来会产生变化。

 

过去的事已经发生了,未来是业的投影projection。英文我们称为kammic projection,projection of kamma, future is kammic projection。这个业的投影还没有真正地发生,它只是让你知道,以你现在的业,现在的条件,如果没有改变,没有再加什么,来世你就会去那里。通过修行你可以知道你来世可以投生到那里,会变得如何。但是如果你现在就注入不同的因缘,它就会改变了。

 

所以如果你生命里有恶业让你掉入了泥沼,你可以选择勇敢地站起来、爬起来。如果你的命带给你的是生病、有病痛,你可以选择做些药物的布施,然后选对医生、选对药,那就好了。如果过去不小心造了杀生的业,因为无明造了杀生的业,杀生的业会让我们短命,病痛多,那我们现在可以选择放生,给众生好,做食物供养,药物供养等等,这就是累积(善业)。那么那个(恶)业还在吗?在的,业不能这样子抵消。可是差别在那里呢?你看有些人,他生病或者是意外时,去到医院就是刚好那个相关的医生不在,医务人员也不理他。我就有听说过,有一个人,被车撞到躺在路边,半个小时后才有人去救他。那是一条有车来来往往的路,但很奇怪就是没有人去理他。我在印度Bodhigaya也见过一个人躺在地上,好像要死了,可是很奇怪,来来去去就是没有人理他。我去看他的时候,其他人才围上来。那些人讲这个人是没得救了,这个没有希望、没有前途的人,不要理他。

 

所以很奇怪,有些人有功德就不一样,他一出问题,全部人涌上来帮助他。他一去到医院,就正好遇到对的医生拿对药,也有那个条件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一样是病,一样是意外,可是有功德的人恶业成熟时,可以有很多善业来辅助他、来帮助他,所以他所受的痛苦就不会那么多。

 

了解因果法则

当我们如此明白时,我们就应该了解如果说我们要改善我们的命运,要改变我们的未来,要转运的话,就不能坏事照做,然后去找那些帮人转运的庙,给他们钱,要求他们帮忙念些什么经,念个几百遍,然后期望可以转运。如此做钱是丢了一大堆,其实并不能产生真正太大的转运效果,如果是有,那也只是心理作用。真正的作用来自我们自己的心;如果我们现在决心,照佛陀的法去做,我们就会像那个商人一样可以改变未来,到时即使是世界上最厉害的算命先生也算不准我们的命。

 

当这样理解的时候,我们就会想,我们要提升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第一件事情要考虑的是什么?那就是自然界的法则。你要了解自然界的法则,才有可能改变命运。如果你不了解自然界的法则,你越想改,可能越糟糕。你越想造善因来辅助自己、帮助自己,可是造下的都是苦因,那就完了。

 

在众多法则里面,缘起是一个重要的法则,更单纯的讲法就只是讲因果。因果与缘起是分不开,只是缘起的讲法是比较全面、比较广,基本上它也是因果。

 

因果法则,基本上就是,善的业不会带来恶的果,恶的业不会带来善的果,这是绝对不会错的。如果说我们行善做好事还给人家骂,那个实在不是我们善行所带来的。我们被骂可能是,以前,别人做好事时我们恩将仇报,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做好事给别人骂、帮人还被冤枉,这样子而已。但是好事、对人家好那个善业,永远是对的,以真心待人永远是对的,以慈悲喜舍对待众生永远是对的。

 

当然也要有智慧,慈悲并不是没有智慧。如果你放纵你的孩子,那就害了你的孩子。这个是慈悲可是没有智慧,也不会得到很好的结果,因为不符合自然界的规律。你的慈悲让他造苦因,果报成熟时他就苦了,就害了他了。

 

善心不会带来恶果

善心永远是对的,善心不会带来恶果——当这样明白的时候,我们在帮助自己时,会用一种越来越单纯,越来越老实的方式,不会用不择手段的手法来达到目的。口头讲似乎简单,可是在生活上真正运作的时候,它是有很多层面的。要看清楚那个因缘,你是需要智慧的。

 

闹情绪时不要做决定

当我们情绪闹起来或嗔恨生气时,我们常常会做出一些会让我们后来会后悔的决定。我们的贪欲、贪心起来的时候,我们也会做出一些往后我们会后悔的事。为什么?因为烦恼一起时,心就不清,感受也不清净,知觉也会错,所以智慧就不能运作。在那个时候,我们怎么帮自己呢?我们怎么能够知道什么是自然界的法则呢?要做到真的能够看清自然界的法则,能够有一种清净的思维去了解生命,去了解现在应该要怎么做,不让自己被感受及错误的知觉骗去,那我们得要拥有一个超然的心。

 

放下私心

当我们情绪波动的时候,心不愉快的时候,感受不健康的时候,那个时候千万不要相信自己。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是需要训练的——日常的训练、长久的训练、还有修禅的训练。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当下就放下自己的私心。当你看到自己的心,那个‘我’升起的时候,不要动——不要想东西,不要做决定,不要下判断。那个‘我’,ego升起的时候,我们想东西时就不会直,也不会清明。这是第一点。

 

当我们能够超然的时候,带着这个无我心面对这个世间,面对生命的遭遇的时候,第一,你就好像虚空,space,什么东西都干扰不了你。当你的心掉入贪嗔痴烦恼的时候,升起私心的时候,你先让自己有这个好像是被动、passive的力量,什么都不要做、不要动,只要‘我慢’升起就好了。让自己的心慢慢的沉淀清净下来,然后当心很清净的时候,你可以开始思考:我要怎么帮助自己,怎么改变自己的命运。

 

活出智慧的顶点

首先,就是尝试活出自己的智慧的顶点。当你冷静的时候,你比较能够活出自己的智慧。但是我们的智慧可靠吗?这是另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的智慧不可靠,那也是有困难的。即使是你很想帮助自己,可是你不懂的怎么帮助自己,那怎么办?用我们的智慧去找出比我们更有智慧的人,借他的力量,改变我们自己。

 

找更有智慧——有法的人

我们至少要有这个智慧——知道谁比我们更有智慧——有法的人,最好的人选当然是佛陀。但佛陀现在已不在了,那我们就依靠佛陀留下来的法,还有能够正确的把佛陀的法反映、传达的佛弟子们。谁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去诠释佛陀的法,我们就要去接受引导。

 

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修,修到自己能在法上独立,像一个初果圣者那样。经里面常常讲,初果圣者是已在法上独立,那是非常殊胜的。只要还没有到达那个境界都需要靠别人,靠一个有修行、有道行、有成就的人。借他的引导去了解佛陀的原始经典、佛陀的法。我们就是用自己现在所有的智慧,去找出更高的智慧,再依那个更高的智慧去引导我们的生命。你因此就懂的给自己的生命种下善因、提升的因、清净的因、快乐的因,不再给自己造下苦因。世间很多的人都是希望自己好,有谁要伤害自己呢?这是没有或很少的情形。可是在这么多要自己好的人里面,多少人真正的帮了自己,真正的给自己造下了快乐的因呢?大多数的人要快乐却造下苦因。所以我们要借法的力量去找出怎么样给自己造下让生命得到快乐、得到进步的因,我们就可以改变。

 

佛陀的教法里面有3大基础、3大层次。这3个层次也不是清清楚楚地分开的,它是一个接一个,一个接一个,可是它们不是分开的。到了高层次也可以继续地把那个低层次的水平拉高。它们就是dana,sila,bhavanaDana是布施,sila是守戒,bhavana是修禅,这些层次是一个比一个殊胜。

 

布施

布施很重要,布施是战胜自己的第一步——放下自己的贪欲,主动关心别人。比如说,如果你布施给穷人,你是关心他人;布施僧众,是关心法脉的传扬,让僧众能够好好地修行;布施修行人,是为了帮助制造这种种修行条件,维持这一个修行的制度,让这种修行的因缘能够继续的延续下去,;也可以布施你的安慰、关怀、法、智慧(法布施),种种……。

 

守戒

守戒。你们刚才守的八戒是varitta sila,就是什么要犯:不杀生、不偷盗、不淫、妄语、不饮酒、过午不食等等,都是“不”的。这还不够,你还要修caritta silaCaritta sila是对长辈、对三宝的恭敬,对长辈的服务,受教谦顺的那种的美德;是要执行,要去做的。Caritta silavaritta silavinaya sila,是戒律里面的成分。还有一种叫suttanta sila,这个是经典、经藏里面的戒。经藏里面的戒是属于美德,就像刚才我们念的metta sutta里面“Sakko ujū ca sūjū ca, suvaco cassa mudu anatimānī.”这些都是suttanta sila,经典里面的美德。基本上忍耐、不骄傲、心正直、心清净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这些其实很重要而且和修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你要累积这个功德。

 

修禅

更进一步的就是bhavana,修禅——止禅和观禅,samathavipassana

 

一个功德比一个功德殊胜。当你这样累积这些功德、波罗蜜的时候,你可以看到生命开始改变。可能你过去的恶业像一个小石头那么重,拿到大海中间一丢,就直接掉到海底深处。可是现在你让你的布施、持戒、修禅的功德,一而再地加强,一而再地累积,它慢慢地就变成小船。小船可以载一个石头,可是摇摇一下可能会翻;慢慢地你的功德越来越强,就像大船;再强就像航空母舰,连飞机都可以降落,也不会沉。经过大风浪和海啸的考验,也不会沉。

 

所以当你累积很多的善行,累积很多的法的力量的时候,你的法,你的善业就会改变你的生命。是你心中的法和善业改变你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我们实在是以最高的方式来帮助自己,也以最高的方式礼敬了佛陀,因为佛出现就是为了这个目的。佛陀出现,这么辛苦走菩萨道,累积这么多的功德,修行,都是为了我们而要成佛,就是为了要让我们离苦。所以当我们把佛陀的法活用出来的时候,我们完完全全地完成了佛陀的心愿——要我们断烦恼,脱离一切的苦痛。

 

当我们再次这样的了解后,希望在这个卫塞节的这一天,大家心里面好好地发一个愿,不要当一个平平淡淡,跟着潮流走,不能掌控自己生命的那种生命。我们要过的是怎么样的生命?我们心里面有智慧选择一种生命。而且这个生命符合自然界的规则,这个生命会带给我们自己真正的快乐。愿这个法的分享能够给你们渡过一个有意义的卫塞节。希望你们都能够快乐,都能种下快乐的因,都能够找到你们心中真正所向往的生命的意义和理想。愿你们都能够远离一切的苦痛,把这个法的光明带入你们的生命中,也带给你们周围的人。

 

我们回向。今天你们大清早就到来这里打坐,坐了蛮长的时间,也守了戒,听了法,做了供养,供灯,浴佛;其实准确地来讲是浴菩萨,那个小baby刚刚诞生的时候还不是佛,那个时候还是菩萨,可是一般上都通称为浴佛,也没问题。然后大家也在这里做了供养——供佛、供僧。带着这样殊胜的功德,我们把这个功德回向给以故的亲人,龙天护法,一切的众生。然后也借这个殊胜的佛陀日——佛陀诞生、成道、证入涅槃的日子所做的功德,把它做为我们发愿的力量。

 

现在Bhante在这里引导大家,愿跟天神们,跟一切众生分享功德;愿一切好的法都能够成就,愿他们也成就。

 

Ettāvatā ca amhehiSambhataṁ puñña-sampadaṁ,

 

Sabbe devānumodantuSabba-sampatti siddhiyā.

 

Ettāvatā ca amhehiSambhataṁ puñña-sampadaṁ,

 

Sabbe bhūtānumodantuSabba-sampatti siddhiyā.

 

Ettāvatā ca amhehiSambhataṁ puñña-sampadaṁ,

 

Sabbe sattānumodantuSabba-sampatti siddhiyā.

 

然后我们愿我们的亲人,都能随喜我们在这里所做的善行、功德和波罗蜜。当你想“我们的亲人”时,应带着一个更广大的心量,它包括过去所有的亲人和世间所有的众生。因为从无始以来,在长久的轮回里,没有一个(众生)与我们没有结过亲缘的。

 

Idaṁ me ñātīnaṁ hotu sukhitā hontu ñātayo.(3X)

 

发愿——愿这个功德的力量帮助我们一直遇到有智慧的人,远离那些会带我们堕落的因缘。当然,如果我们能够帮到别人,我们应该要对众生慈悲,应该要给予帮助。可是如果我们帮不到,那些无明的人会带我们堕落,教我们邪见,那么我们希望这个功德的力量帮我们暂时远离他们。一直到什么时候?一直到我们得到涅槃的安稳、法的安稳,那时候,你已经是自己的主人,不再容易给人家误导,就不怕了。所以从现在到得到安稳以前,我们要常常发这种愿,愿我们的功德帮助我们一直都遇到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会引导我们、感染我们、影响我们去一直种下快乐的因、种下提升和进步的因,这是很重要的。

 

Iminā puñña-kammenaMā me bāla-samāgamo,

 

Sataṁ samāgamo hotuYāva nibbāna-pattiyā.

 

愿这功德的力量帮助我们一直净化所有漏,所有的烦恼和杂染。

 

Idaṁ me puññaṁ āsavakkhayāvahaṁ hotu.

 

愿这功德的力量成为我们体证安稳的快乐,体证涅槃的助缘。

 

Idaṁ me puññaṁ nibbānassa paccayo hotu.

 

回向发愿也有功德,我们再次的把所有的功德与一切的众生平等的分享。

 

Mama puñña-bhāgaṁ sabba sattānaṁ bhājema;

 

Te sabbe me samaṁ puñña-bhāgaṁ labhantu.

 

Sadhu! Sadhu! Sad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