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道论》-依止


宝峰禅寺禅修营
200771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3X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等觉者! (三遍)

 

各位法师,各位同学: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新的内容,这次,我们将要转入学习《律藏》。由于上一次后学身体不适,耽误了大家一节课,但是现在我们的课程只剩下三次课了。如果要在三次课当中学好《律藏》的很多内容那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这一次只能够抽一些《律藏》里面的重点来讲一讲。

在《律藏》里面,根据上座部佛教的Vinaya,也就是《律藏》,Vinayapiaka可以分为五大本或五大册。这五大册它们分别是:

第一册Pārājika

第二册Pācittiya

第三册Mahāvagga

第四册Cullavagga

第五册Parivara

Pārājika(《巴拉基嘎》)古代翻译成《波罗夷》。里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巴拉基嘎的部分跟桑喀地谢沙(saghādisesa,僧残)的部分,以及二不定(aniyata)跟尼薩耆亚巴吉帝亚(nissaggiya pācittiya,十三捨堕),这些部分是属于在第一册里面的内容。

第二册是pācittiya(《巴吉帝亚》)。一开篇就是巴吉帝亚(波逸提),之后就是四种pāṭidesanīya(应悔过,古译波罗提提舍尼),然后是七十五个众学法,然后是七灭,是讲这些的。

从第一册的巴拉基嘎到最后的七灭这个是属于《比库巴帝摩卡》(Bhikkhupātimokkha)的经(suttanta)。但是在《律藏》里面它又不仅仅是我们的戒本,它是对戒本的详细的解释,所以叫做经分别。这里的分别是解释的意思,所以叫做Sutta vibhaga,就是经分别。Sutta vibhaga又分为两大类:

一个是Mahā vibhaga(大分别);

另一个是Bhikkhunī vibhaga(比库尼分别)。

在第二册讲到了七灭诤,讲完之后就是属于Bhikkhunī vibhaga(比库尼的分别),里面就讲到了上座部的三百一十一条比库尼的学处。因此,从大分别的巴吉帝亚一直到比库尼的学处,这个是完整地收录在第二册里面,它的名字就叫做《巴吉帝亚》。而第一册跟第二册总称为Sutta vibhaga(经分别)。

第三册称为MahāvaggaMahā是大,vagga是品,所以叫《大品》。

Cullavagga是第四册,称为《小品》。

《大品》一共分为十个khandhaka(堪塔咖,古代翻译为犍度或建陀)。比如说有大犍度、布萨犍度、自恣犍度、安居犍度、咖提那犍度、衣犍度、皮革犍度等一共有十个犍度,是属于在《大品》里。

《小品》一共有二十二个犍度,包括了集犍度、别住犍度、遮说戒犍度、破僧犍度、比库尼犍度等这些一共二十二个。前面的十个是属于僧团的运作方式,最后两个犍度分别是记载佛入灭当年的第一次结集以及佛灭一百年之后的第二次结集。

所以《大品》和《小品》也可以称为khandhakakhandhaka古代梵语叫skandhaskandha有时翻译成犍度、揵度或者翻译成塞犍陀。在义净律师里就把这些全部翻译成。比如说:《根本说一切有部出家事》、《根本说一切有部破僧事》、《根本说一切有部皮革事》。Skandha(犍度)翻译成,而在《五分律》里面就翻译成。比如说:《皮革法》、《破僧法》等,巴利叫做khandhaka,跟北传的skandha其实是同一个词,只是一个用巴利的念法,一个是梵文的念法。

第五册是ParivaraParivara也称为《附随》。

Parivara是在斯里兰卡所写成的,因此从印度传到斯里兰卡和缅甸,其实传到的《律藏》是前面的四本,而第五本是在斯里兰卡写成的。因为经文一开头就讲到了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律藏》的传承,是由伍巴离(Upāli,古译优婆离)尊者那一系传承,然后到了摩嘎离补·帝沙(Moggaliputta Tissa,古译目犍子帝須),之后到了马兴德(Mahinda,古译摩哂陀、摩亨德),然后到了阿利他Ariṭṭha),这些一代一代传承的。所以我们知道《律藏》的最后一部是在斯里兰卡写成的。

在《律藏》里面我们基本上按照上座部来说可以分为三大内容:

第一大内容就是经分别,主要是对两部本母的分别、两部本母的解释。这两部本母就是对《比库巴帝摩卡》(比丘波罗提木叉)和《比库尼巴帝摩卡》(比丘尼波罗提木叉)这两个戒本的解释。

解释就将依照制戒的因缘,然后文句的分别,就是戒条逐字逐句的分别。对于在《巴拉基嘎》和《桑喀地些沙》还有很多案例的举要,就是范例举要。然后再分别它是犯相的分别,就是什么样的情况下算犯,什么样的情况下算不犯,哪些是属于不犯的开缘,举出这些例子。依照缘起文句分别或者说范例举要,然后再跟戒相的分别,这些来分析每一条学处,每一条戒条,所以称为经分别。它分别了比库、比库尼两部本母(戒本),所以称为经分别。

接着的二十二个犍度,前面的二十个犍度,主要是讲僧团的运作规律,如果我们说经分别是注重在各人的修为,什么是不应当做的,不要去做。那么在《大品》和《小品》主要是讲僧团应当做的,而且当我们去阅读、学习和研究了《大品》和《小品》,我们会发现佛陀制定的僧团的运作其实都是在《大品》和《小品》里面。

我们只是从经分别,只是从两部本母或者我们经常念的《巴帝摩卡》(波罗提木叉),我们还不能够看到僧团是怎么运作的,然而,在《律藏》的后面两册里面我们就会发现解释到很详细的僧团运作,而且它是更注重于僧团的运作一个整体的操作,而不是侧重于个人的行为。

同时,对于僧团的任何一个生活细节都有规定。比如说应当吃什么?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吃?哪一种衣可以穿?哪一种衣不能穿?可以穿的衣应当制成什么样子?哪一些房子可以住?哪一些房子不能住?应当住的房子应当怎么建?乃至到厕所应当怎么建?洗澡的澡堂应当怎么建,门廊应当怎么建?这些在《律藏》里面都很详细地记载。然后,应当如何入雨安居?如果有一些人想来求受戒的话应当如何受戒?受戒的程序怎么样?现在我们所举行的受戒的羯磨它是怎么样形成的?为什么会有要先问遮难,最后要问教诫等等,这些都在《律藏》里面列出了它们的因缘。僧团应当每半月半月要进行集会布萨,为什么要这么样做?为什么在每年雨季的三个月里面所有的比库要安居?安居之后为什么要举行咖提那衣?持功德衣的仪式,持功德衣又有什么利益?怎么样算是功德衣的破除跟破坏?这些在《律藏》里面都有非常详细的记载。而这些都是牵涉到僧团整体的运作,然后还有对于犯了桑喀地些沙的比库应当如何处理?当僧团当中起了纷争,争吵的时候又应当如何处理?什么是属于僧争?什么是属于破僧?这些都有所记载,而对于僧争应当如何灭诤,对于破僧是如何处理?符合哪些条件是属于破僧?哪些条件是属于僧争?在《律藏》里都有很详细的规定以及处理的方法。

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很详细地讲《律藏》里的每一个犍度部份,在这里我想抽几个部份来讲,我们现在只有三次课,所以这三次课分别着重讲三个内容:

首先,我们要讲的是《依止》的部分。这是属于《大犍度》的部分,主要是来自于Mahā khandhaka(在《四分律》是叫《大犍度》还是叫做《授戒犍度》?第一个犍度。)在巴利语Mahā khandhaka就是《大犍度》。

接着,将讲的是作为我们比库的义务。这些义务也是对僧团的义务,对各种各样的,比如我们要去托钵、去应供……这些我们应当做的义务,对于那些新来的人,或者说我们要远行,要对自己的住所这些义务,这个就是属于Vatta khandhaka(《行仪犍度》)。

最后,我们将要抽讲在现在上座部佛教的羯磨法。这个因为在《律藏》里面它是散见各处的。比如说,在《布萨犍度》里面讲到如何结界、如何选择布萨堂;然后授戒的时候是在《大犍度》里面,讲到授戒有哪些应当具备的条件;有时候举行僧残、僧残给别住或者给出罪、给摩那埵;以及如果是要做咖提那衣、入安居等等,这些所有的羯磨是在各个犍度里面,我们把它们集在一起,然后再讲一下现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羯磨法是如何举行的,是如何按照《律藏》来执行的。

 

现在,我们首先来讲依止的犍度。依止,巴利语叫做nissayaNissaya有一种相当于依靠的意思。是在什么情况下世尊制定依止呢?因为,在世尊的教法当中,世尊教化的人越来越多,有许多新来的比库加进教团之后,他们的一些行为非常不检点。有些行为遭到了很多人的讥嫌,然后世尊就在这种因缘下,就制定说:新学的比库,必须得依止。因为对很多新比库来说,假如他们没有戒师的教导跟训诫,就会有很多不检点、没有威仪的行止。

据说有一次,那时很多比库因为没有戒师的教诫跟教导,他们托钵的时候,把下衣穿得不整齐,威仪也不具足,在用餐的时候把钵举到别人的食物上面,把钵举到那些可口的食物上面,为了得到更多更好的食物,或者说他们自己开口向人要,要这个吃,要那个吃,而且在应供吃东西的时候,大吵大闹,大声说话。

于是当时很多人就讥嫌:这些沙门释迦子怎么可以在托钵的时候穿上衣不整齐,威仪不具足,把钵举到别人的食物上面去要东西,自己开口要东西,而且在吃东西的时候大吵大闹。很多那些少欲知足的比库听到这些大众的讥嫌之后,他们也批评这些新学的比库,然后就把这些情况反应给佛陀。

世尊知道了之后,就叫那些行为不检点的新学的比库来,查明了之后,世尊就很严厉地呵责了他们,然后制定说:诸比库,我允许有戒师。戒师应当以对待儿子的心来对待自己的弟子;而弟子应当以对待父亲的心来对待自己的戒师。如此互相恭敬、尊敬、和睦相处,在这个法与律当中,将能够得到增长。

现在,在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这种依止的方式也是非常严格地维持下来。作为我们要依止,在《律藏》里面就要求说:一位比库出家之后,至少要依止五年。就是要学习五年,这期间要一直跟着一位长老,跟着自己的戒师,为什么呢?因为戒律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乃至到一年两年当中学懂,他必须得在一位很贤明的长老的带领指导下学习,所以佛陀规定了要有五年的依止。

其实五年的依止只是一个最基本的标准、最基本的数字,如果在五年当中还不懂得戒律,还没有能力可以自己知道戒律的开遮持犯,他必须得依止,一直依止到他有资格独立为止。所以这种以师徒相传的方式一直延续了将近二千六百年,在现在缅甸、斯里兰卡、泰国等南传国家,这种风气、这种风尚仍然代代相传,所以现在南传佛教国家仍然非常重视这种制度,佛陀制定的制度。

依止对现在我们来说有两类的老师可以依止:

第一类就是我们的戒师。戒师巴利语叫做upajjhāya,古代依梵语upādhyāya翻译成邬波驮耶。这种我们称为戒师、或者说称为亲教师、也称为戒和尚、和尚,这是出家弟子对其受戒师父的尊称。

还有另外一种依止师我们称为ācariya(阿阇梨),或者我们直接称为nissaya ācariya(依止师)。

在什么情况下要依止戒师?什么情况下依止阿阇梨呢?一般来说,作为我们出家的比库,一生只有一位戒师,只要不还俗,一生只有一位戒师,给我们受具足戒的那一位大长老就是我们的戒师,而且这位戒师是终我们一生的。即使戒师去世了,或者还俗了,他仍然是我们的戒师。出家之后我们必须得跟着戒师五年,跟我们的戒师学习戒律、学习教法、学习禅修。

然而,并不是每一位新学的比库都可以一直跟着自己的戒师,有时候他因为某些情况要离开,或者他的戒师因某些情况要离开,这个时候他就必须得找另外一位长老作为他的依止师。但是依止师可以有很多位,这里不是指同时有很多位,比如说他来这个寺院安住两个月,那么他就必须得在这个寺院请求这个寺院里精通戒律的大长老或长老,作他的依止师。两个月之后,他又去了另外一个寺院,他必须得在那个寺院去依止另外一位精通戒律的大长老或长老作他的依止师。无论是作他的戒师或是作他的依止师,他都必须要跟他的戒师或依止师学习。

作为我们新学比库来说应当如何选择依止师呢?不是说我们随随便便就乱认师父的,为什么呢?因为佛陀规定:如果一位新学的比库认了一位不负责或者不堪能、不贤达的长老为依止的话,那么他就犯了恶作。所以不能随随便便认,那具足哪些条件才能够作人的戒师,作人的依止师呢?在《律藏》里面都有很详细的规定。

《律藏》里面就讲到了:戒师他最好是能够具备有阿拉汉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并且也有能力使他人达到同样的成就。戒师必须具备有信心、有惭、愧、精进、不失正念。而且戒师必须得通达各种戒条,知道它的犯、它的不犯、犯重、犯轻,而且他必须得具足正见(这里说的正见就是不执着于常见、断见两种偏见。)戒师必须能够亲自照顾或者令他人照顾生病的弟子,并且在弟子想还俗,不乐梵行的时候,能够劝导和安抚。

当然,如果现在要寻找具足有阿拉汉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的大长老,即使在目前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也是很难的。即使现在还是有阿拉汉,但是那些大长老也不会宣称说:我就是阿拉汉,你来依止我吧。这个是不可能的,而且现在有一些阿拉汉他们也可能不喜欢收弟子,因为现在的人普遍来说比较难教。

作为戒师来说最基本的条件,他必须得博学而且善巧。博学在这里意味着戒师必须得充分的理解教法以及戒律,而足以教导弟子,并且善知犯戒与不犯的差别。戒师必须能够安抚弟子对于持守戒律的忧虑,他知道什么是犯戒,什么是不犯戒,什么是轻罪,什么是重罪,而且犯了戒之后应当如何去忏悔。同时,戒师必须得娴熟通达两部巴帝摩卡,就是《比库巴帝摩卡》与《比库尼巴帝摩卡》,并且能够调顺弟子,使弟子遵循比库的生活规范,也就是说,能够教导弟子知道所有的二十二个犍度部份,遵循梵行的基本戒条。所以作为戒师来说,他必须得修行深法,奉持净戒。戒师还必须能够劝告弟子放弃对邪见的执着或者令人劝告。不过无论如何,作为戒师的至少必须得满十个瓦萨,就是十个戒腊,这个是最基本的。

假如是新学的戒子或新学的比库,因为某些因缘,他必须要跟自己的戒师不同住在一间寺院,这就意味着自己离开或者戒师离开,那么他就必须要去到另外一个地方,或者说他必须要寻找另外一位长老或者大长老依他为依止师。要寻找依止师的时候也必须要以这些条件来衡量,就是说他至少必须得通达两部律,他必须得通达所有的犍度,换而言之,他必须得精通整部《律藏》,而且他还要通达教法,如果是这样,那么他就是一位合格的依止师。

然而,有些新学比库可能不知道那些长老或大长老到底符不符合,所以佛陀允许他用四到五天的时间去观察。如果他知道在寺院的某一位他想要依止的长老已经是通达戒律,比如说他可以通过问一些戒律,他能够很精通、很通达,于是他就可以去请求他作他的依止师。

在请求戒师的时候,是在自己已经受了沙马内拉戒但是还没有受比库戒之前去请求,在请求作戒师的时候必须得先要穿好袈裟,偏袒右肩,然后就拿着坐具到准备作戒师的那位大长老面前,展开具,先顶礼三拜,之后蹲踞,蹲踞就是先把两个脚尖垫着,这是斯里兰卡的坐法,斯里兰卡现在就这样坐,然后就念:

Upajjhāyo me bhante hohi.(三遍)

(尊者,请您作我的戒师。

如果那位大长老他是同意你成为他的弟子,同意他作你的戒师的话,那么他就会说:

Pāsādikena sampādehi.”

(应当以不放逸而成就。

然后新学的比库就说:

Āma, bhante.”

(是的,尊者!

Pāsādikena sampādehi.”

Āma, bhante.”

(三遍)

就这样说三次,师徒的关系就成了。师徒关系成了之后还必须得说:

Ajjataggedāni thero mayha bhāro, ahampi therassa bhāro.

(从今天开始,长老是我的义务(我的职责),而我也是长老的职责。

从这个时候开始,他们之间就必须得互相例行自己的义务。这个是对求戒师的方法。

如果自己已经离开了戒师,那他就必须寻找另外一位贤明、通达戒律的长老。那他要请求依止的时候,他所面临的稍微有点不同,当他观察了那位长老,他也是通达戒律的,他也是持戒严谨的,而且他在各方面都是具足能够作为依止师的条件,于是他也应当拿好自己的坐具,去到戒师那边,偏袒右肩,蹲踞合掌,然后念:

Ācariyo me bhante hohi, āyasmato nissaya vacchāmi.”

“Dutiyam'pi, ācariyo me bhante hohi, āyasmato nissaya vacchāmi.”

“Tatiyam'pi, ācariyo me bhante hohi, āyasmato nissaya vacchāmi.”

 Ācariyo me bhante hohi意思就是尊者,请作我的阿阇梨;尊者,请作我的导师。Āyasmato是具受。Nissaya vacchāmi是我请求依止具受,我请求依止尊者。这样念三次。

如果依止师同意的话,他也会说:Pāsādikena sampādehi.”

然后回答说:

Āma, bhante.”

(是的,尊者!

Pāsādikena sampādehi.”

Āma, bhante.”

这样说了三次,然后再念互相例行义务的文,从此以后,从那一天开始,从那一刻开始,导师要对自己的弟子例行义务,而弟子也要对自己的导师例行义务。他们之间例行的义务是怎么样的呢?

在《律藏》里面也有非常详细的记载,在《律藏》里面,分为个义务:

第一是弟子对戒师的义务;

第二是戒师对弟子的义务;

第三是阿阇梨对自己学生或者说老师对学生的义务以及学生对阿阇梨的义务。这一段律藏的文字出现在两个犍度里面,而且它的文字是一模一样的。在Mahā khandhaka里面出现过戒师跟弟子、老师跟学生他们互相之间的义务;在Vatta khandhaka(《行仪犍度》)里面一共有十四种义务,其中有四种义务就是戒师跟弟子之间的义务,以及阿阇梨跟学生之间的义务。

现在,我们就以戒师为例子来讲,对阿阇梨也是一样的,因为它的文字都是一样的,只是把upajjhāya换成ācariya,就是把戒师换成阿阇梨这样翻译。作为弟子来说应当对自己的戒师例行哪些义务呢?

佛陀说:诸比库!弟子对戒师应遵循适当的行仪,适当的行仪于此为:在清晨起来脱掉鞋,偏袒上衣于肩,应当递上齿木。

递上齿木,古代没有牙刷,是用齿木,这个齿木古代错误地翻译成杨枝,这个是错的,义净法师在他的《南海寄归内法传》里面纠正过,齿木是很多种木它都可以用的,它为的是清洁牙齿。现在我没有带过来,印度也有,现在斯里兰卡也是很普遍的,齿木一般做成那么长,一般的木都可以做,一边削成尖尖的可以做牙签,另外一边用锤子把它锤得很扁,有些像刷子一样,可以用来刷牙,或者说可以直接嚼,然后吐掉,然后再刷牙。现在南传佛教国家还有用,虽然说现在很多地方已经用牙刷代替了,但偶尔还是可以看到齿木。

递上齿木,递上洗脸水,铺设坐具,敷设座位。在递上齿木的时候他应当准备,在刚开始第二天他还不知道戒师喜欢用哪一种,就准备大号的、中号的、小号的,准备三样,然后观察到底戒师选的是哪一样,要连续供三天,如果每一天他都是拿同样一号的,那么第四天开始只是提供那一号就可以了。如果每天拿的都不一样,那就证明戒师根本不会在意,那第四天开始就有什么样的齿木就给什么样的齿木。

在清晨,如果已经准备好齿木(或者现在来说准备好牙刷牙膏),在准备好洗脸水之后,就把座位铺好。假如早上有粥,应先洗好钵,然后把粥端进。喝粥之后,递上水,接过钵放下,应妥善且不磨损地洗钵,然后收藏。戒师站立时,应当收起座位,如果坐的地方肮脏,应当清扫该处。

如果戒师要进村,应当递过下裙,接过换下的副裙。递上腰带,重叠好而递上桑喀帝。洗好钵,带有水奉上。

在这里我们就讲一位比库要入村时候的威仪。一般上来说,要入村之前,我们必须得要先穿好下裙,如果看到下裙不整齐,我们先要把它折叠好,然后我们要绑上腰带,把腰带绑上之后穿上衣,上衣穿的时候,应当把上衣跟桑喀帝两件重叠在一起。

本来一件桑喀帝也叫桑喀帝,因为桑喀帝的意思就是重复衣的意思,如果我们单个字翻译成重衣或复衣很容易有歧意,比如说(拼音chng很容易给人理解成(拼音zhng。如果是复衣的话,也有很多种意思,所以我们说重复衣,因为我们知道桑喀帝衣是两层布做的。因为桑喀帝跟上衣的长和宽是一样的,我们就把两件衣服(上衣跟桑喀帝)也就是说把僧伽梨跟郁多罗僧叠在一起。因为上衣跟桑喀帝叠在一起也叫重复衣。

所以在《律藏》里面所说的这里的桑喀帝是指上衣跟桑喀帝叠在一起之后的。然后卷好,折叠,包住脖子再卷,卷成像橡皮一样,然后再缠绕在肩上,有时候看到有些南传的比库他要入村的时候他就是这样卷的。在佛陀在世的时候一般那些比库都是把上衣跟桑喀帝一起穿,下面穿着下裙,这个称为三衣。现在斯里兰卡龙树林僧团也是这么样,天气再热也好,一但他们要入村,就是这样穿。

然而,后来佛陀又规定,假如自己的寮房或者自己的寺院,应该说自己的寮房是安全的话,那么也是可以把一件衣服放在寮房的。所以在早期的时候,那些比库他们入村,肯定也是三衣一起带着的。现在斯里兰卡的那些僧团,比如Srī kalyāṇī Yogāshrama Sasthā这一个僧团也是,当他们一出门就是三衣在一起的。但是在缅甸一般就是穿上衣,因为上衣比较凉爽,就把桑嘎帝放在自己的寮房,然后出门要记住锁住自己的寮房就可以。

托钵的时候要先冼钵,一般上来说我们托钵的时候肯定先要把钵冼一冼。平时我们用完钵之后,必须要把钵擦干,但是如果我们要去托钵之前要先去冼钵,洗了之后,就把水倒掉,但是不擦干。也就是这里所说的:冼好钵后,带水奉上就是这里的意思。

如果戒师想要随从沙门,作为弟子的应当遮盖好三轮,(就是穿下衣的时候要遮住肚脐的脐轮,下面站起来的时候要遮住两个膝盖。)齐整地穿好下衣,系好腰带,折叠好而披着桑喀帝,要绑好纽,(一般我们入村时都要把这些纽扣绑好,这是入村的时候绑好纽扣。)洗好钵而拿着,作戒师的随从沙门。不应当离得太远而行,也不应当离得太近而行。如果在托完钵之后,应当接过已经装着食物的钵。也就是说,当我们要跟着戒师入村去托钵的时候,我们就要帮戒师背着钵,等戒师把钵托好了,那么我们就两个钵一起背。因为那个时候可能有很多食物很重,但是这个是作弟子的义务。

戒师谈话时,不应当打断。戒师谈话接近犯戒时,应当防止。在这里所说的谈话接近犯戒,因为有两条学处很可能是即使作为一个比库也有可能不小心犯的,比如说:有可能跟未受具戒者一起同诵法,这个很容易犯到;另外一个是对女人说粗恶语的学处,有时候可能会不小心谈到一些什么。这时候假如作弟子知道戒师很可能再说下去就会犯戒。他就可以提醒说:尊者,这样的话是不是适合呢?会不会犯戒呢?他应当这样的提醒。就是利用发问的方式来提醒,而不应当只是说:哎!哎!长老,你不能这样说,这个是不允许的!

在归来时,(就是托钵回来时,)应当先铺设座位,准备冼脚水,擦脚台以及擦脚布。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点不理解,但是如果你去到缅甸或斯里兰卡,就会知道什么叫冼脚水。因为在南传佛教的国家,所有的或者说乃至到佛陀在世的时候,古印度也是,所有那些僧团的建筑我们都不能够穿鞋进去。因此,当我们要进到自己寮房或者寺院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够用很脏的脚直接踏进僧团的用地,我们要先冼脚。现在很方便,衍真法师去过帕奥禅林,他应该知道,每一个孤邸面前都有一个水龙头,都有一个冼脚的地方,如果古代没有的话,那些比库们就要准备一个水罐,现在也可以看到很多水罐,然后有个小勺子,你可以先把自己的脚冼了,洗了之后一踏上去就会有个台,擦脚的台,就象这个棕垫,但是它的毛全部向上的,这个叫擦脚台,当你把自己的脚擦干净之后,由于还有水,然后再踏过去就有一条毛巾布,你把自己的脚再擦干。所以在这里说要准备冼脚水、擦脚台,以及擦脚布。

应前往迎接而接过衣钵,递上副裙,接过换下的下裙。如果衣沾有汗迹,应放于日处晒一会儿,但不应把衣存放于日处。一般上来说,当我们入村或出外托钵的时候,当我们回到寮房可能会很热,而自己的袈裟有汗迹,我们就会先把它脱下来,然后把它放在寮房外面的栏杆上,稍微晒一会儿,一晒干了就要收回来,不能够晒太久,就是这里的意思。

然后应当折叠衣,折叠衣时,应当错开四指而折叠。也就是不要让它中间有折痕,我们现在叠桑嘎帝也是,我们不是全部把它对折严的,对严还要错开四指量来折叠,这样它正中就不会有一条折痕,然后再把我们的腰带放在衣的中间。

如果有钵食,而且戒师想要吃,应当递上水后,把钵食端进。在这里递上的水,因为现在南传比库也是,乃至到古印度的时候,他们都是用手吃饭的,所以在吃饭之前要先准备一个小盆也好或者说一个小勺也好,装上水,先洗洗手,洗手了之后,再用右手把钵里的食物搅均匀然后再吃。所以在这里说的应递上水,然后再把装有食物的钵端进。

然后应当询问戒师是不是要喝水,用完餐之后再递上水(就是再拿上洗手的水)。接过钵放下后,应当妥善且不磨损地洗。擦干后,应以日处晒一会儿,但不应把钵存放于日处,应收藏钵和衣。收藏钵时以一手持钵,一手摸探床底或椅底而收藏。但不应将钵直接放置在地上。

现在也是,每当我们用完钵之后,我们就会先洗钵,当钵洗好了,我们会有另外一条干的布把钵全部擦干净。钵擦干之后,如果有太阳的话,我们都应当把钵放在太阳底下稍微晒一会儿,大概晒一两分钟,晒到钵不烫手为止。但是要晒到干而不烫手,如果烫手就犯了dukkaa(恶作)。就放一会儿,然后拿起来,拿起来之后再收藏。收藏的时候,钵不应当放在凳子上,也不应当放在床上,但是可以放在台上,我们应当把钵放在床底或者放在桌底,或者放在椅子底下。

收藏衣时,以一手持衣,一手摸衣杆或衣绳,边向外折向内地折叠衣而收藏。也就是我们一般把衣放在一个衣杆上,边向外、折叠的折痕向内这样收藏衣。

戒师站立时,应收好位置,收好洗脚水、擦脚台和擦脚布。如果该处肮脏,应清扫该处。

如果戒师想要洗澡,应准备洗澡水。如果需要冷水,应准备冷水。如果需要热水,就应准备热水。

下面,就讲到他去洗澡的时候如何服侍的。

因为,现在我们很少用这种方法来洗澡,例如在这里讲到他们先要捏泥粉,在身上涂了泥之后,就类似于古代象蒸气浴一样,再到水里面去泡,然后在水中还要服侍戒师,帮戒师擦背,但是问题现在我们也没有做过,因为现在一般都有个人独立的洗澡房、澡堂,所以这方面就是我们知道佛陀在世的时候,戒师洗澡的时候还要必须服侍戒师。

这里就讲到了戒师也有的义务:如果戒师想要令读诵,应当读诵。如果想要询问,应当接受询问。因为戒师有职责要检查学生。读诵主要是指看他能够背诵多少的经典,能够背多少的巴利。想要询问就是戒师要询问他对于经典的意思的理解,理解得怎么样。接着说,于戒师所居住的住所,若其住所肮脏,有能力则应清洁。在清洁住所时,应先把钵和衣取出,放到一边。再把座垫取出,放到一边。把褥垫和枕头取出,放到一边。把床放低后,妥善而不磨损、不撞到门框而取出,放到一边。把凳子放低后,妥善而不磨损、不撞到门框而取出,放到一边。把床脚垫取出,放到一边。把痰罐、枕板、地毯等全部都放到一边。

之后,再先清扫那些蜘蛛网,在清扫蜘蛛网的时候,先应当观察,不要把那些蜘蛛弄死。然后再把它清除掉。再应该清洁窗户的角落处,再清扫墙,清洁地板,在清洁地板时,应当用湿布拧干后再擦。

然后,如果是铺地的地毯晒干后,清洁,然后再拍打,拍打之后再搬进寮房,铺设到原来的地方。再把床垫、床、桌子、凳子等等搬进来,放到原来的地方。然后再把座垫、痰罐、枕板等等全部晒干后,把它擦干,擦干之后搬回原处。

如果夹杂着有尘的风从东边吹来,应当关闭东边的窗。如果有尘的风从西边吹来,应当关闭西边的窗。对于北边、南边也是一样。在天冷的时候白天应当打开窗,而晚上应当关上。在天热时,白天则应当开窗,而晚上应当打开。

如果房间肮脏,应清洁房间。如果门廊肮脏,应清扫门廊。如果集会堂肮脏,应清扫集会堂。如果火堂肮脏(火堂就是洗澡的澡堂),应清扫火堂。如果厕所肮脏,应当清扫厕所。没有饮用水了,应当准备饮用水。洗用水没有了,应当准备洗用水。洗手罐(就是在厕所里洗手跟洗净)的水没有了,应当把水灌进洗水罐。

假如戒师生起不满时,弟子应安慰,或请人安慰,或为他说法。假如戒师生起追悔时,弟子应消除,或请人消除,或为他说法。假如戒师生起邪见,弟子应劝阻,或请人劝阻,或为他说法。

假如戒师犯了重法,(这里的重法是指假如戒师犯了桑喀地些沙――僧残。)应行别住,弟子应作努力,如何才能使僧团给予戒师别住。(也就是说,作弟子的应当努力让僧团给他作别住。)假如戒师应当退回原本,(退回原本巴利叫做mūlāya paikassana,古代翻译成本日治,义净法师翻译为覆本或重受根本,它的意思是退回根本,就是在做马那答或做别住的时候,如果还重犯的话要重新算起的意思。)弟子应作努力,如何才能使僧团让我的戒师退回根本。假如戒师应行马那答,弟子应作努力,如何才能使僧团给予戒师马那答。假如戒师应出罪,弟子应作努力,如何才能使僧团让戒师出罪。

假如僧团想要对戒师作呵责、依止、驱出、下意或举罪羯磨,弟子应作努力,如何才能使僧团不对戒师作羯磨,或能够减轻。

前面那一条是作为弟子的,如果自己的戒师已经犯戒了,他必定要通过僧团来处理才能够恢复清净,为了这样,所以弟子有义务要让僧团尽量地把自己的戒师作处理。但是后面,由于有些比库他自己不认罪,或者说他犯了一些过失,僧团要对他进行处理,这个时候,如果是作弟子的他不去努力的话,可能僧团会让他的戒师作很重的羯磨、很重的处罚。这个时候,作弟子的就应当努力希望僧团能够从新处理、从轻处理,或者最好能够不对他作羯磨,因为这些都是(比较重的),比如说呵责羯磨、依止羯磨或者驱出羯磨。

呵责就是当他不认罪的时候,僧团对他指责。依止羯磨就是假如戒师犯了戒,而且犯的是没有教导的戒,所以僧团要责令他重新去找一位依止,这叫依止羯磨。驱出羯磨就是要摈除他。下意羯磨就是当他犯了一些比如说破坏在家人的利益,或者已经严重地损害了在家人信心的一些行为的话,那么僧团要责令他向在家人道歉,这个叫下意羯磨。举罪羯磨是一种非常重的羯磨,就是假如一位比库犯了戒,既不肯认罪、又不肯忏悔,但是他犯了罪大家都知道,这个时候,僧团就必须要集会,然后举他的罪,如果他还是不认罪的话,那么就应当对他进行举罪羯磨,从此以后僧团的一切羯磨全部都拒绝他参加,所以举罪羯磨是一种很重的羯磨。

如果自己的戒师犯了一些罪或者犯了一些过失,僧团必须要对他进行这样的羯磨的话,作弟子的就要努力,希望不对自己的戒师作羯磨,或者能够从轻处理。

然而,若僧团已对他作了呵责、依止、驱出、下意或举罪羯磨,弟子应作努力,如何才能使戒师正确地例行、顺从、实行赎罪,让僧团能解除该羯磨。已经处理了,那么作戒师的必须得例行,而作弟子的应当帮助戒师、劝戒师应当好好地执行僧团的决定,应当希望僧团早日解除对他的处罚。

如果戒师之衣应洗,弟子应洗,或应作努力,如何才能使戒师之衣洗干净。如果戒师应作衣,弟子应作,或应作努力,如何才能使戒师之衣作好。如果戒师应煮染料,弟子应作努力,如何才能使戒师的染料煮好。如果戒师之衣应当染,弟子应染衣,或作努力,如何才能使戒师之衣染好。染衣时,应妥善地反复地转动而染,在水滴未干时,不应当离开。

没有请示戒师,不得送钵给他人,不得接受他人之钵;不得送衣给他人,不得接受他人之衣;不得送必须品给他人,不得接受他人之必须品;不得为他人剃头,不得受他人剃头;不得服侍他人,也不得受他人的服侍;不得服务他人,也不得受他人的服务;不得作他人的随从沙门,也不得接受他人作随从沙门;不得为他人送食,也不得接受他人送食。

这里所指的他人是指跟戒师的关系不好的人。因为即使是一个再清净的僧团,正所谓树大有枯枝,再好的僧团也会有一些道心不纯,或者行为不端的人。大家都知道佛陀在世的时候,都有六群比丘,是不是?这些人真的是调皮、捣蛋、什么事都做尽。所以,作为戒师的,他有义务,也有职责要教好他的弟子应当亲近哪些人,不应当亲近哪些人。

然而对有些新学比库来说,也许他不了解寺院里面有些人的品行是怎么样,所以,如果他要送东西给别人,或者别人送东西给他,他要先征得戒师的同意。假如戒师说没关系,现在这里的人都很好。那样的话就可以。然而,如果戒师没有这样说,那么就要很小心,不要随便送东西给别人,也不要随便接受他人的东西。

在没有请示戒师,不得入村、不得进村。如果是为了托钵,或者为了要办其它的事情而想要入村,进入村镇,应先请示戒师之后才能够进入。

现在我们对这条也是执行得非常严格的。幸好现在帕奥禅林比较大,所以我们去到哪里,基本上只要我们不出寺院的界,我们就不用去报告戒师。然而一旦我们要出界,比如说我们有时候有事要到下院,那么我们一定要找自己的戒师,要跟戒师报告。要不然,只要你一踏出寺院的界,那么你就犯了恶作。

同时,如果你是跟你的戒师同住在一座寺院的话,你离开寺院的范围只是犯恶作。然而,如果你是跟你的依止师同住在一座寺院内,你没有报告自己的依止师就离开寺院的范围,那么,你不仅仅犯了一个恶作,而且你跟你的依止师的关系就没有了,当你回来的时候还要重新请求依止。所以一般上来说,当我们离开寺院的时候,我们都会先要报告,要报告自己的戒师或依止师,至少要让他知道我现在要离开寺院。

如果戒师清早起来后,想要到远处去托钵而说:孩子,我们进村托钵吧。假如戒师这样说的话,应当跟随前往。假如戒师没有说就先走,到了房间找不到戒师后,进村也是可以的。假如进村后遇到戒师,就在见到的地方请示也是可以的。同时,没有请示戒师不得前往坟场,也不得离开区域。

那里的区域就是说,你必须得离开要远走,要走了可能在一段时间不会回来的意思。在这里义注里还提到了:如果想要离开,应在告知原由后再三请求,如果同意,很好;假如不同意,应考虑到继续依止他而住并不能获得读诵、询问或业处方面的成就,戒师愚痴且不贤明,只是为了想要人留在他身边才不让离开,假如因为这样而阻止的话,即使离开也是可以的。

当你不小心请求了一个戒师或者依止师,他愚痴且不贤明,他对戒律一知半解,也不能够教导你佛法,对于业处方面(就是禅修方面)也不能够得到进展,然后你想要请求他要离开,他不给。你就想其实他不给你离开的理由并不是为了法方面,而是他只想要人去服侍他,想要有弟子留在他身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三请求,他还是阻止的话,还是可以离开的。

若戒师生病,应照料终生,等待痊愈。

诸比库!此乃弟子对戒师应例行的、弟子对戒师的行仪。

这就是戒师应当作的义务。

同样的,戒师对弟子的义务,我们在这里就简单抽一些来讲,因为很多都是一样的。

诸比库!戒师对弟子应遵循适当的行仪,此适当的行仪于此为:诸比库,戒师应通过读诵、询问、教诫、教授来摄护、摄受弟子。

在这里,读诵(uddisa),就是读诵巴利圣典。询问(paripucchā),就是考问巴利圣典的意义以及解释。教诫(ovada),就是对于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教导说:要这样做,不要这样做。就是经常会教导:你们要这么样做,你们不能这样做。就是说在没有戒师的允许之前,你们不能够随便离开寺院的区域,这个叫教诫。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或者不管已经发生还是没有发生的事情,第一次的教导叫教诫,之后反复的教导称为教授(anusāsanī)。有时候对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他要反复地教导,经常地教导,这个在巴利叫做anusāsanī,就是教授的意思。这是作为戒师对弟子很重要的义务。也就是说,戒师负责、有责任要教好自己的学生。

假如戒师有钵,而弟子没有钵,戒师应给与弟子钵,或应作努力,如何才能使弟子拥有钵。假如戒师有衣,而弟子没有衣,戒师应给弟子衣,或应作努力,如何才能使弟子拥有衣。假如戒师有必需品,弟子没有必须品,戒师应给弟子必需品,或应作努力,如何才能使弟子拥有必需品。

假如弟子生病,(那么作戒师的要例行的义务,就是刚才我们所讲到的,弟子在平时怎么样服侍戒师,那么在弟子生病的时候戒师就应当如何服侍弟子。比如说,)早上起来应当递上齿木,应当递上洗脸水,要敷座位。假如有粥,应当把粥端好,接过钵……如果弟子想要入村,应当递上下裙,换下副裙,递上腰带,重叠好而递上僧伽梨。洗好钵,而带有水递上……”这些都是跟刚才我们学的一样,而且要帮弟子清洁卫生,清扫房间,乃至要清扫厕所等等,这些都有讲到。

如果是弟子犯了重法,应行别住,作戒师的应作努力,让僧团尽快地处理,或者尽量妥善地处理。如果僧团要处理弟子,比如说要对他举行呵责、或依止、或驱出、或下意、或举罪羯磨,那么作戒师的应当要帮弟子作努力,让僧团尽量能够取消,或者减轻对弟子的处罚。

如果弟子病的时候,要洗衣,或要染衣,或者要作衣,那么作戒师的也有义务要作。若弟子生病,应照料终生,等待痊愈。

这是戒师跟弟子的义务,以及弟子对戒师的义务。同样的,这里也讲到阿阇梨对自己学生的义务,以及学生对阿阇梨的义务,也是跟刚才所说的行为上是一样,只是在一些字眼上的区别,比如说把upajjhāya改成ācariya(就是把戒师改成老师),这样而已,而他们互相之间的义务是一样的。

在这里我们会看到,为什么佛陀那么强调做弟子的要跟做戒师的生活在一起。我们有个比喻,比喻老师跟自己弟子的关系,就好象小鸡跟母鸡的关系。同样的,当我们要让正法传续,要培育后人的话,我们要做象母鸡一样,要做象鸟雀一样,而不应当做苍蝇一样。怎么样叫做做鸟雀?或怎么样叫做做母鸡?怎么样叫做做苍蝇呢?比如说做母鸡,当它生了蛋之后,它一定会把自己的蛋孵出小鸡来。孵出小鸡之后,它还会花费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慢慢地带小鸡,让小鸡长大了,它的羽毛长出来,可以自己独立。

假如我们以后大家有能力,或者堪能做戒师的时候,也应当象母鸡一样要带好自己的儿子,而不应当象苍蝇一样。什么是苍蝇呢?苍蝇到了粪便或垃圾堆,它下了蛋之后就飞走了,之后那些虫子长出来,乃至最后长出很多苍蝇,它们的母亲见到也不会知道这个是我的儿子,这个是我的女儿,而那些小苍蝇见到自己的母亲,也不会知道这个是我的母亲,乃至到可能会跟它的母亲交配。

所以,佛陀的教法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一直跟着自己的戒师,或者是跟自己的依止师而学习,这是互相之间的义务。正如佛陀说的:作戒师的,要以对待儿子的心来对待自己的弟子,(或者:依止师要以对待自己的儿子的心一样,来对待自己的学生);而作弟子的,应当以对待自己父亲的心,来对待自己的戒师,(或者:作学生的,应当以对待父亲的心,来对待自己的导师。)这就是佛陀所说的话,是父子的关系。因为我们已经离家、出家、非家了。我们的戒师就是给我们法的生命、戒的生命的父亲。所以我们应当好好地学习自己的戒师,而戒师也应当要尽自己教导的责任。

这种教导是一直要跟的,至少要五年,如果五年还没有通达,那么即使你已经是大长老了,已经是二、三十个戒腊了,你见到了那些小小的比库,他精通戒律,你去到那个地方,你还是要向他请求作你的依止,请他作你的依止师。所以作依止师跟学生没有长幼之分。但是作依止师的条件,也是说如果你已经够十个瓦萨,而且是精通戒律,假如有一个大长老要向你求依止,如果他确实不懂戒律的话,你还是必须给他依止。所以作学生没有说我大了,我出家年老了,我就要作老师,不是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佛陀非常注重戒法的传承。这种传承是师徒之间在亲教、通过生活当中教导得来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通过例行佛陀所说的这些义务,可以学到戒师的很多优点,乃至到戒师如何处理僧团的事情,如何说法、如何教禅、如何待人接物。而且这样的话,师生之间的感情是很深厚的。如果我们真的是例行了依止,才能够体会到原来佛陀所说的,为什么要我们连生活的细节都要注意到。

正是因为通过这样,那么,作为我们是新学的比库、新学的僧人,我们就把戒师那些优点,也是从上一辈所传承下来的东西,又在他们身上学到。以后,当我们也成了长老,成了大长老的时候,我们要教导的时候,那些学生也是从我们这里又学到了我们所拥有的戒以及法,然后又再传承下去。这样的一代一代相传,就好象薪火相传。

如果不是的话,只是挂了个名,某某大和尚、某某大师是我的戒师,但是你真正跟他多少天呢?可能在戒期当中跟着,之后就自己学了,那就很容易把自己的东西、或者乃至到有些人受戒只是为了尽快升座,去做方丈,这样的话真的对我们的正法、对佛教的命脉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弟子例行依止义务期间,有几种情况下,作为戒师或依止师有资格赶自己的弟子走。如果弟子不例行对戒师或依止师的义务,依止师可以以此理由而赶走自己的弟子。事实上,如果弟子因受摈出,而依止师基于某种理由,不摈出弟子,则依止师本身就犯恶作(犯突吉罗)。同样的,如果依止师摈出不应当受摈出的弟子,也是犯了恶作。摈出的理由有五项:

第一、弟子不亲爱依止师,也就是说:弟子对依止师表现出不亲切的态度。

第二、弟子对依止师没有信心,就是说:弟子不认为依止师是学习的典范,这个时候也可以把弟子赶走。

第三、弟子在依止师面前表现无耻的行为,比如说:在依止师面前公开地轻视戒律或者批评戒律,这个时候也可以赶出弟子。

第四、弟子不尊敬依止师,也就是说:不听从依止师的话,或者公然违背依止师的话,这种情况也可以赶出弟子。

第五、弟子虽然依靠依止师而住,但是没有提升。这里的提升是提升对依止师的好感,然而也可以说是对教法跟戒律的学习以及修行上的增长。

不过也有提到:依止师如果要摈出这样的弟子之前,也应当反省自己的行为,如果他自己做了任何导致弟子有充分理由对他丧失信心,丧失亲爱……等的事情,他应当先改正自己的行为。唯有在依止师自我反醒之下,没有任何的行为导致弟子有充分的理由不尊敬他,在这个情况下,才可以赶走弟子。

赶走的方法非常容易,他可以说:你出去。或者说:我不用你再来服侍了。或者说:把你的衣钵带走吧。或者说:我要赶你走。用任何的一句话,都算是摈出。或者,他不用说话,把他的衣钵丢出他的住处,或者叫人丢出,这个也算赶出。

一旦弟子被赶出,作弟子的就有责任要悔过。如果他不悔过,就犯了恶作。一旦弟子悔过,依止师的责任就是要原谅他。然而如果依止师认为弟子仍然恶劣无耻,他不应当接受弟子的再次依止。依止师如果接受品格恶劣而无耻的弟子,他就犯了恶作。因此,依止师在重新接受弟子之前,可依适当的情况而施予弟子精神上的惩罚,以确定弟子真正已经见到自己行为上的过失。比如说,可以让弟子稍微等一下,然后再观察弟子的行为是不是他真的已经重新改过了。

还有一些情况是属于丧失了依止的,就是依止已经无效了。弟子依止其戒师,这种依止关系可能会因为以下几种情况而丧失:

第一、离去,就是戒师在寺院之外过夜,应该说依止师如果已经离开了,不管他是否打算回来,这个时候,他的依止关系就丧失了;

第二、还俗;

第三、死亡;

第四、皈依外道,就是转入其他的教派;

第五、下命令,就是刚才所说的赶走。

在这种情况下,还没有免除依止的弟子,必须得在当天寻找其他的长老作他的依止。除非有以下几种状况可以不用依止的:

第一、戒师离去时交代说,他只是出去一、两天,并且告诉弟子说不必依止其他人。万一戒师延迟归返,他应当传话给弟子,表明他还要回来。然而,万一弟子接到来自戒师的消息,说戒师已经不打算回来,那么弟子应当立刻寻找一位师长,请求依止。

第二、戒师离去了,而弟子对于寺院里面仅存的一位长老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准许弟子在请求依止之前,先观察这位长老的言行,观察四到五天再作决定。然而,假如弟子早已经知道那位长老,而且对他的言行有信心,则弟子应当在戒师离开的当天就依止这位长老。

还有另外一种,当弟子遇到了戒师,因为弟子对戒师的依止关系永远高于他跟依止师的关系。如果弟子偶然地见到了戒师,而且认出是戒师,或者听到他的声音,而且认出是戒师的声音――即使是在路上巧遇,擦肩而过――弟子跟依止师的依止关系自动失效,而跟戒师的依止关系自动恢复。然后,如果弟子又回到与依止师共住,他又必须重新再请求依止。

现在我们对依止也是抓得很严的。一般上来说,五个瓦萨(就是五个戒腊)之前,都要依止。比如说有一位新学的比库,他去到了帕奥禅林,然后他就会在僧团办公室,就相当于我们的课堂,在那里登记,登记时如果发现他受具足戒的年岁还不到五个瓦萨,办公室就会叫他去依止,找某某大长老,叫他去依止。

在每年雨安居开始之前,还会抓人去依止。怎么抓人呢?就是在每年相当于我们这里的农历六月十五,是我们在热季的最后一个诵戒日,第二天就进入雨安居。当所有的比库做完了诵戒羯磨之后,就要按照瓦萨全部离开。离开之后,我们的禅堂是二楼的,楼下就有几位大长老在那边坐着等着,凡是五个瓦萨以下的,或者说不懂戒律的,而且他的戒师不在本寺院的,那么全部就会被指令你到这位大长老那边,你到那位大长老那边,全部在那里进行请求依止。

请求依止之后,在每个伍波萨他日(就是每个斋日),那些做大长老的就会进行教诫:你们要怎么样做,你们不能怎么样做……经常要这样教诫。就是这样的依止关系,而且如果是你要例行关系的,你还必须得要到你的依止师或戒师面前顶礼、行义务。

只要你离开这个寺院,你必须得报告你的依止师。你有什么事情也要跟你的依止师交待,你的依止师有责任教你,甚至有些负责的依止师,自己的弟子去听到什么东西,他都要向戒师报告,然后戒师要检查他说的对不对。从此来使自己的弟子有正确的见解,有正确的记忆。这就是依止师对弟子的义务,而弟子也应当对依止师有这样的义务。

不过,如果有几种情况下,可以暂时地免除依止,比如说:

1、在旅途当中,就是远行可以;

2、如果是自己生病,要住到医院;

3、自己的一位同修生病了,要去医院里面照顾他,这种情况可以暂时免除依止;

4、如果在僧团里面共住,对自己的禅修没有体验,必须得自己一个人到森林里面去禅修。在这种情况下,他还必须得等待合格的依止师来,如果一旦有合格的依止师来,他必须得要请求依止。如果不是的话,他还是允许在森林里面独住,但是这种条件就是必须要他真的去那里修行,而不能够说我要住山和旅游而免除依止。

那怎么样才算是达到了离依止、免除依止的条件呢?如果比库能够具足阿拉汉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比库必须具足信心、惭、愧、精进、不失正念。必须不违背轻、重诸戒,并且具足正见。这个是最理想的条件。

但是,最基本的条件是:当一位新学的比库,他已经博学而且聪慧,能够通达以及娴熟于僧、尼两部巴帝摩卡,他了解什么是犯、什么是不犯、什么是轻罪、什么是重罪,以及如何忏悔。同时,最基本的条件是:他必须要有五个瓦萨,就是已经依止了五年了。

在这里所说的博学是什么意思呢?

1、他必须得要背戒本,在我们的传统是以巴利语来背巴帝摩卡、背戒本;

2、他必须得会念四种诵分,就是:会念保护经,会念我们经常要念诵的那些,他必须得会念;

3、他必须得通达讲经说法所依据的那些经典,比如说,他要通达《教诫罗喉罗经》(Mahā-Rāhulovāda Sutta)、《阿摩昼经》(Ambaṭṭha Sutta)、《阇陀迦频陀经》(Andhakavinda Sutta)这些,就是讲经说法经常要提到的那些经,他必须通达;

4、而且他也必须得知道如何去做回向祝福(anumodanā),就比如说,当有施主邀请你去应供的时候,你必须得对他做随喜,你必须得能够说简短的开示,你必须得给他三皈五戒或三皈八戒等等;

5、而且你也必须得要通达二十二个犍度,换而言之,就是要把《律藏》全部都通达。

6、还有另外一条是非常苛刻的,就是:你必须得熟知趋向证悟阿拉汉的止观禅修方法。这条就是说,你必须得知道,当你已经离开自己的戒师,离开僧团之后,一个人独住的时候,你应知道如何禅修,一直而证悟阿拉汉果,完成沙门的义务。所以这个条件其实是很苛刻的。

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在五年依止当中要通达戒律,这个是没有异义的,没有其他的,没有意见的。

所以,如果我们要传承佛陀的教法,让正法久住,我们一定要严净毗尼,要守好戒。严净毗尼我们并不是从书本上看,我们是要从僧团中学,要从戒师当中学,要从依止师当中学,要从阿阇梨那里学,要从传承那里学。唯有这样的话,我们才不会望文生义,才不会断章取义;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毗尼住世,正法久住。

我们今天讲依止的部份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māya dhammānudhamma-paipattiyā Buddha pūjemi

Imāya dhammānudhamma-paipattiyā Dhamma pūjemi

Imāya dhammānudhamma-paipattiyā Sagha pūjemi

Addhāimāyapaipattiyājāṭi-jarā-maraamhāparimuccissāmi .

以此法随法行,我礼敬佛!

以此法随法行,我礼敬法!

以此法随法行,我礼敬僧!

切实依此而行,我将解脱生、老、死!

Ida me puñña,āsavakkhaya vaha hotu.

Ida me puñña,nibbā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ññabhāga,sabbasattāna bhājemi,

Te sabbe me samapuññabhāga labhantu.

愿我些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些功德。为证涅盘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一切有情,同得功德分!

Sādhu! Sādhu! Sādhu!

萨度!萨度!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