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道论》-说头陀支三~十三


宝峰禅寺禅修营
2007626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3X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等觉者!
(三遍)

 

各位法师、各位同学:

我们在上一节课大家一起学习了十三种头陀支当中的前面两种头陀支,也就是粪扫衣支以及三衣支。

接着我们将讲第三种头陀支,是乞食支(piṇḍapātikanga)。

要受持常乞食支的比库,他可以用两种方式的任何一种来受持而得:他可以决意说“atirekalābha paikkhipāmi”就是我拒绝其它的所得;或者说“piapātikanga samādiyāmī我受持乞食支。用这两种的任何一种他就成了头陀支,这一支头陀支的受持。

学过律的法师应该都知道,僧食有很多种,就是我们的饮食,有:僧伽食、有指定食、招待食、行筹食、月分食、布萨食,初日食等等。

僧伽食就是那些施主们他们邀请整个僧团一起应供的,或者说施主把食物送到寺院里来,要供养所有的僧众的,这种称为僧团食或僧伽食;指定食就是施主来到寺院说我要邀请某某法师、某某法师、某某法师到我的家里应供,这个叫指定食;而招待食就是邀请比库到他的家里去应供。

行筹食就是如果有些居士他说:我每天都要供养五位比库,你每天派五位比库来我家里应供,然后就按照抽签的方法来接受应供;如果说月分食或者有叫做半月食,就是每半个月、半个月的施食供养;布萨食(uposatha)就是月圆日的供养,月圆日有些居士想要修福,他们在伍波薩他那一天供养;而初日食就是在每个月的第一天的供养。

还有来者食,就是有些从异地来的,其它地方来的比库,由于他们来到这个地方,他们不知道哪个地方适合托钵,哪个地方不适合托钵,这个时候有些施主就好象Visākhā之类的,她就发愿说她要经常供养那些远方刚到沙瓦提城的比库,凡是有新来的比库都去她的家里应供。为什么时候呢?因为她看到有很多刚来的比库,去到了一个新的地方,他们不知道哪里是行处,哪里是非行处,他们托钵有时候很困难,于是她发愿说要常供养那些远方刚到这里的客比库。出发食就是对于那些要远行的比库,由于他们要准备行李,可能会由于托钵而耽误了时间,因此,准备去远方、去云游的这样的供养叫做出发食;还有病者食、看病者食、精舍食这些都是。所有的这些饮食的方式都不能够接受。

或者我们再把一位出家人的饮食方式可以归为三类:第一类是乞食,也就是在上午拿着钵入村去托钵,这叫做乞食,或者叫托钵;第二类,就是施主邀请僧人,邀请僧众到他家里去应供,这种我们叫做受请食,就包括这里所说到的僧伽食、指定食、招待食等等;第三类,就是那些在家人、施主把食物带到寺院里面,带到僧人所住的精舍里面去供养,这我们也叫做送食。一般上来说有这三大类的乞食。至于说行筹食、月分食、布萨食这些都可以算为受请食,就是受邀请后去到在家人那里去受食。

如果持长乞食支的比库,他就必须得拒绝受请食,受邀请的这种他必须得拒绝。如果一位施主说:我现在想供养僧团,请您拿僧团食吧。他这样说了,就不能够接受;但是假如在家人他说:现在僧众们在我的家里面接受供养,大德也可以去接受我的供养。这个时候他也可以拿着钵去。这种说法是可以的,那么常乞食的人他可以去这个家里面,去应供。

如果作为寺院行筹,(现在大家还有没有行筹?答:没有。)就是类似于抽签,而给他的那些非食,就是比如说蜜糖、酥油、油、糖或者一些药物,这些他可接受。同时在寺院里面,那些由在家人所煮的,大家是通过托钵去应供的,这种也算是属于常乞食。就如现在帕奥禅林那一种,如果是住在帕奥禅林,他也仍然可以是受持乞食支。因为毕竟每天还是托钵,而不是说有些其它禅修中心一样,他们是全部已经供养了然后再去吃,这样就不叫托钵食。但是如果是拿着钵去接受那些施主们,他们在寺院里面专门设一个地方,供僧人去乞食的,还种还是可以得,住在这样的寺院还是可以持这条常乞食支的。

对于持这一条乞食支的比库,也可以分为三种:上等的,是在行乞时,如果他到了人家的家门口,当他去到之前,或者他离开之后,他也接受。在去到施主家的门口站立的时候,施主要拿他的钵,他也可以把钵拿给他,然后施主就把钵拿到屋里面去装饭、装菜,然后再送给他,这个还是可以得,然而,当他坐下之后,他就不再接受任何的食物;对于中等的来说,在那一天他如果坐下了,他还是可以领受别人送给他的食物,然而第二天,他就不再接受;而下等的,就是今天坐下来之后,别人送给他,他仍然接受,第二天也接受。这是因为乞食而分为三种或者分为三等。

对于这三种人,只要他接受了任何人的邀请而去应供,那他就破了这条头陀支。比如说接受了邀请整个僧团去应供,或者说邀请指定他去应供,只要他接受了邀请,然后去应供,就破了这一条常乞食支。

就正如世尊要求比库在刚刚受完具足戒之后,要求他的教授师要教导他:受了具足戒的比库,应当以乞食为依止,这是尽于这一生都应当受持的。刚教诫的四种依止的其中一种就是常乞食。

如果一位比库他可以依照托钵而食,那么他就可以叫做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他去到哪里,他都不用愁吃的,只要拿着一个钵,一到了早上,他就可以去托钵,而去乞食,然后就不用依赖任何的寺院、任何的住家,而且他也可以去除懈惰、生活清净,他的生活能够独立,而不依赖于居士、不依赖于居家,而且可以去除骄慢、去除我慢。

第四种是次第乞食支(sapadānacārikanga)。

一位想要受持次第乞食支的比库,他可以两语的其中任何一种而得:他可以说“loluppacāra paikkhipāmi”就是我禁止于想要贪欲而乞,就是说他想要得好的或不好的、有选择的,这样的意思,他拒绝这一类的乞食;或者他可以用“sapadānacārikanga samādiyāmī我受持次第乞食支

这里所说到的次第乞食,当他要去托钵的时候,他进到村里,应当先观察村口有什么危险,如果发现到道路上有疯狗、有野象、有醉汉等等,这个时候他应当远离。如果在那个村里面的整村人都托不到任何食物,这时他可以作非村想(就不是村子)而离开。但是,如果在那一村里面他得到了任何的一点点食物乃至到一汤匙的粥,那么他就必须得挨家挨户地在那里去乞食了。

而且次第乞食者,他应当比较早地入村,因为如果是遇到了非村,就是托不到钵的那个村,或者说村里面如果发生了危险,他必须要有充分的时间去另外一个地方继续他的行乞。如果布施者在他的寺院内,或者他的精舍内供食,或者说在他托钵的途中,有人拿了他的钵,然后装食物给他,这个也是可以的。这个就等于说,当他托到钵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要他的钵,他也可以把钵给他,然后他在那边等,等他把食物装过来,这个时候他还是可以接受。

然而,无论他在那个地方,他得到了一点东西或者没有得到任何东西,他都必须得挨家挨户地这样托钵,这个叫次第乞食。不能够选择说这一家是穷的,所以我不去他的家里托钵;或者说这一家每天他就是给我一点点的饭,他不能够因为这样,而他必须得再挨家挨户地去托。

而且托钵的时候,我们到时在讲犍度的时候,还会讲到应当如何去托钵。托钵的时候,要先站在家的门口,看施主他有没有动静,如果施主他看到了你,然后他装作没有看见,那么你就在那个门口静静地离开,而且托钵不能做出任何的声音,如果别人的门紧闭,你不能够去按别人的门铃。

如果说看到别人已经起来了,放下了手头的活,比如说针线活,或者他在那边扫地等等,放下他的扫把,去洗手,然后去拿盆等等,这个时候你应当再站立。如果她拿了盆,把饭等等放到你的钵里,你可以接受。如果不是的话,她要你的钵,那么你就可以把钵给她,然后她拿到里面去装那些食物给你也可以。只要你得了食物之后,你就必须得挨家挨户地这么样托钵。

但是现在在泰国跟在缅甸,一般都是我们如果去那边托钵,会更方便。因为现在很多那些村里人,只要他经常有习惯供养的话,他们都会站在村口或者站在路边等。所以我们要去托钵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只要他们排成一队或者说他们零零散散地站在那边,我们就每个人在他的面前站一会儿,然后他把食物放进我们钵里,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越次。

如果有时候你太早去,或者有时候去得太晚,有时候他们已经没有在路边等,你就必须得在他门口托钵,这样你必须得挨家挨户。因为即使现在在泰国和缅甸也好,他们托钵成风,每天早上大概到了八点多或十点的时候,你会看到满街或满村都会有许多比库在那边托钵。

在托钵的时候,比如说有些寺院他可能人比较多,他会排成一队去托钵,这个时候通常大概是九点钟或者八点半,或者有时候七点……每个寺院固定有很多的比库一起出去托钵,那么,那些施主知道的话,他就会自动自觉地在村落,或在路边,或在自己家的门口,摆一些饭啊,摆一些菜啊,或者拿自己的一个盆、或一个罐啊,然后就用饭每人一勺……给那些托钵的比库。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只管低头,眼视下方,逐个逐个过就可以。

然而有些村落里也并不是每家每户都会供养的,有的整个村可能只有一、两户会供养。那么,这个时候,如果他不是站在门口的话,只要你受持了这条次第乞食的话,你就必须得挨家挨户地去乞食,即使你知道他没有供养,或者他从来都不供养,你也要在他家门口站一会,然后再走。

次第乞食支也有三种:上等的,就是无论他没有到达施主家门口,送食给他,或者已经离开了,然后再送食给他,或者他从托钵的村落已经回到寺院中,准备饮食,准备吃的时候而再供养他,他都不接受。然而如果他走进家门,有人向他要钵,他可以把钵拿给他。实行这种头陀支就实在没有人跟Mahākassapa尊者那样相比,然而,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Mahākassapa尊者也会把钵给他。

而中等的次第乞食者,就是在托钵的时候,还没有到达施主的家门口,或者说已经离开了,甚至已经回到自己的寺院里面准备用餐了,有人送食给他,他也接受。但是,若他已经走进家门授予他的钵,然而在他那一天,他就绝不坐在精舍当中允许别人送食给他。就是说,只要他坐下来准备吃了,别人那个时候送给他,他就不接受;但是,当他坐下来还没有吃之前,别人供养他,他可以接受,这是中等的。

而对于下等的,就是当他托钵回来,坐下来,在吃的时候,别人送食给他,他仍然允许接受,这个是属于下等的次第乞食。

对于这三种人如果他起了选择哪一家去托钵、哪一家不去托钵这样的心,而做出这样的行为,那么,次第乞食支就算破了。如果能够常行次第乞食支的比库,他的施主家经常都是新的,他能够平等地行乞、平等地托钵,对施主的家没有分别,而且他也没有为了亲近施主这样的拖累,也不喜欢、也不用去等待那些施主们的招待跟邀请,他随顺、少欲知足地生活。这个是第四条,次第乞食支。

第五条是一座食。

持一座食支的比库,他可以用两种方式的任何一种来受持这一条头陀支:他可以说“nānāsanabhojana paikkhipāmi”nānāsanabhojana就是不同的座,bhojana是吃,不同座食,paikkhipāmi就是我拒绝;或者说“ekāsanikanga  samādiyāmī,是我受持一座而食

受持一座食的比库,就是当他托钵回来之后,他准备好用餐的一切,比如说准备好钵脚,准备好坐的座位,准备好洗手的水,准备好喝的水,把这些准备之后,他就坐下来吃。在泰国、缅甸、斯里兰卡他们都习惯用手抓着吃的,所以他们都是旁边会放一盘洗手的水,先洗洗手然后再吃,等吃完之后再洗手。先把这些应当进行食事,就是饮食的这些准备工作做完后,就坐下来。一旦他坐下来之后,他就不再站立;一旦他站立之后,他就不再进食,所以能够受持这一种规定的比库,就称为一座食支。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即使见到他的戒师或者他的导师来的时候,他也可以不起。但是按照戒律来说,如果是自己在进食的时候,见到了自己的戒师或自己的导师,比如教授师或依止师来了,他必须要有义务要起来,要准备座位。然而,现在一般都是有时候那些长老或者做戒师的、做导师的,他见到了那些一座食者准备起来,他都叫他你不用动,不用动了,你继续食。因此,做戒师的或者做导师的,他如果见到自己的弟子是在吃饭的时候,他都会招呼他说你不用起来,然后就继续进他的食。因为一旦他站了起来,他就改变了姿势,因为他改变了姿势,他就起了座,即使他只是拿一口来吃,他都不能再吃第二口了。所以如果是受持这一条一座食的比库,他就应当如此地做。

然而如果是他在中途没有任何其它障碍的话,他就可以一直坐,到用完他那钵里的食物为止。当他用完了那一钵,他一起座之后,那么那一天的食事、的饮食就算结束了,所以能够受持这一种规定、这一种头陀支的比库称为一座食者。

这里也有三种:第一种就对于食物无论是多是少,只要他的手已经触到那些食物,他就不再取别的食物了。如果说有些人他拿一些酥、酥油、拿一些糖、蜜糖给他,他把它当成是七日药还是可以的。

对于中等来说,他可以直到吃完钵中的饭,只要他钵中的饭还没有吃完,他都还可以拿其它的东西。这一种就比如说这一钵是饭,他的钵盖里面放有水果,只要他坐着,他就可以把他这些东西吃完。

而下者就是下等者,只要他还没有从座位起来,他就可以尽量地吃,就是当他在吃的时候,别人再继续供养他东西,他都继续接受,一直到他把他想要吃的东西全部吃完,等他把手放到盆里面洗为止,然后他一起来就不再吃。如果他洗手为止就不再吃,这个叫做水限制者;如果当他起来的时候,叫做座限制者,这个是下等的。

我们在这里补充一下,十三种头陀支并没有过午不食这一条,也没有日中一食这一条,为什么呢?因为日中一食已经包括在这里面了,所以日中一食不算是头陀支。而且很多比库都是日中一食的,所以他即使持日中一食不算是头陀支,但是一座食肯定是一食的,是不是?他不可能说吃很多餐,因为他一起来,那一天的饮食就算终结了,所以如果吃两餐的就不可能是一座。因此我们平时所说的日中一食事实已经包摄在这一条,所以没有另外列,而且这一条比日中一食更严格。而过午不食不算头陀支,因为这是每一位出家人都必须要遵守的,所以它不另外列。

如果这三种人,只要他在饮食的过程中一起座,或者说他用完了一餐,比如说用完了早餐,当他起座之后,中午又坐下来吃,他就破了这条头陀支。

能够受持这种头陀支的人,他可以少病、少恼、轻快、强健、安乐而住,不会犯到残余食的过失,他能够随顺、少欲知足地生活。

第六条是一钵食。

一钵食它的直译是钵食,可以两语而受得,他可以说 “dutiyabhājana paikkhipāmi”就是他拒绝第二容器,用自己的来受持;或者说“pattapiikanga  samādiyāmī,就是他只受持钵食。用这两语当中的任何一语,都可以成为受持。

在这里所说的容器,或者说钵也是一种容器,对于受持一钵食的人来说,他只能够用钵来吃饭。而其它的碗、盘、碟等等里面所装的食物,他都不从那些容器里面去取食,而取从钵里面拿出的食物而食,这种称为一钵食者。

如果说在喝粥的时候,假如说有时候有一些酱油,或者在缅甸叫(啊比)的一种很臭的东西,但是它可以作为调味的,如果是这样一起放到粥里面,未免会坏了粥,所以这个时候他可以暂时把这些调味品放到另外一边,在他吃的时候再稍微加一点,这个是允许的。然而如果是不会破坏粥的味道的那些蜜糖、糖等等,他就应当放到粥里。因为他已经禁止了第二个容器、第二种器皿,所以即使是用树叶、用其它任何的东西,他都不能够从那里面去取食。

现在在南传佛教国家以及帕奥禅林里面,我们就可以看到有一些大长老或者有一些比库,他们托钵的时候就只是拿着一个钵。当他们托钵的时候,如果你是拿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的食物,他就不会接受。如果你直接把饭、把菜装进他的钵里他就能够接受,这是属于上等的一钵食者。凡是食物,只要你用另外一种容器装着,他就不接受,这是上等的。

还有另外一种就是你把这些东西放到他的钵里,他也接受,然后当他回去之后,他就把这些另外放开,当他真正吃的时候,他把这些再倒到钵里面,他只拿钵里面的食物,不拿其它的那些容器里面的食物,这个也是允许的。

然而在这里所说的其它容器不包括杯,因为还是可以用杯来喝水的,只是说所有他所进食的食物、用餐的食物,比如说饭、菜、水果、牛奶、蜜糖、辣椒酱全部他都放在钵里面,当他要吃的时候,他就把这些全部搅均匀,然后百味都一起吃,什么味道都一起吃,酸甜苦辣一口吃,这一种就是属于持这一支的。

假如说他从另外一个器皿乃至到从自己的钵盖,有些上等的一钵食者,他连钵盖都不用,当他托钵的时候,他只用一块小毛巾,盖住他的钵,然后他就这样去托钵,要接受食物的时候,把那块毛巾拿开,饭菜就被倒到钵里,当他吃的时候,他就只是从钵里面拿。

然而有一些比库,他也是持一钵食者,他也可以拿一些杯啊,去装牛奶、装咖啡、或者说有一些菜、有一些水果是用塑料袋包着,他也可以放到钵里面,然后他就把它另外放开,然后在吃的时候,他也是全部搅在一起吃,还是可以的。

然而如果是他在其它碗里面舀汤来喝,或者说用杯装着牛奶、或装着咖啡这样喝,在他喝的那一刹那,他就破了这条头陀支。

所以受持这种头陀支的人,他可以去除种种的味爱,他不会说这个好吃的,我就专门贪吃,他也不会贪很多种容器。这个菜放在这个碟,那个菜放到那一碟,这个汤放在那一边,糖水又放在另外一边,他就不会这样贪着,全部都搅在一起吃。而且他去到任何地方,他只是挂着一个钵,带着一个钵就可以去到任何地方,就不会带一大堆瓶瓶罐罐。所以就非常方便,而轻便,过着少欲知足的生活,而不会因为饮食而觉得麻烦、散乱。

第七条是时后不食支。

时后不食支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受持:第一种是“atirittabhojana paikkhipāmi”,就是我拒绝残余食;或者说“khalupacchābhattikanga samādiyāmī我受持时后不食支

受持时后不食支的意思就是当他拒绝了饭食之后,他就不再食用任何的食物。这是什么样的意思呢?我们在巴吉帝亚不是有一条残食、残食戒,是不是?残食戒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当一位比库已经足食了,已经拒绝了食物了,他又再接受其它的食物来吃,他就犯了巴吉帝亚。然而如果他作了余食法,或者作了残食法,他仍然可以再继续吃。

大家应该知道这条学处吧,怎么作足食法,知道吗?(答:不知道。)那么我们在这里稍微讲一下作足食法,要具足五支作足食法。当我们在用餐或我们已经开始吃东西了,结果这个时候,有一个人拿着五种主食的任何一种,比如说他拿着饼干、或拿着面包、或者他拿着一些饭给你,全是主食,然后他手里拿着,在你的伸手所及处想要给你,而你又通过语言或通过身体的姿势而拒绝,这个就成为足食,就是你已经拒绝了。当你拒绝之后,结果你又去接受其它的饮食,你所吃的其它的饮食叫做残食,叫残余食。因为你已经拒绝了你又去接受另外的饮食,这个叫做残余食。大家明不明白?或者我们再讲具体一点,比如说你是吃两餐的话,在你吃早餐的时候,你旁边的一位法师拿了一个面包给你,他坐在你旁边,你说不要。因为你已经开始吃了,已经拒绝了,面包它又是属于主食,五种主食之一,你已经拒绝了,然后中午你又去吃饭,那么你中午吃那一顿饭就是残余食,因为早餐你已经拒绝了。所以如果说你没有作残食法,你就吃中午饭,你就犯了巴吉帝亚。对这一条,就是一旦你拒绝了,你就不再接受任何再供养的食物,你只吃剩下的那些食物。乃至到如果你吃完了早餐,你还没有吃中午餐,你在早餐到中午餐这段期间拒绝任何的五种主食的其中一种,然后你又去吃中午饭,你还是犯残食,因为在那一天当中你已经吃了,乃至到你只是吃一口,之后你就拒绝,拒绝之后你又去接受新的食物去吃,就叫做残余食

假如不小心作了拒绝,那应该怎么办?我们可以作残食法。作残食法就是当我们中午托完钵之后,那么当你已经拒绝了,然后你再托了钵,你吃里面的任何一样食物,包括主食或副食,就是硬食或软食,你都犯巴吉帝亚,那这个时候可以作残食法。作残食法的方法是你可以把你的钵里面的所有食物拿去给另外一位正在吃的比库,那位比库一旦他接过,他就知道怎么回事了,然后他拿过你的钵,从你的钵里面任意取一些东西,比如他可以取一团饭,或取一些菜放到自己的钵里面,然后把这些剩余的食物还给那位比库说我已经足够了,然后那位比库就可以吃了。这个叫余食,所以这个要作残食法或者余食法。

比如今天早餐你已经拒绝了食物,但你又去托钵,你托来的所有的这些钵食,只要你吃每一口都是巴吉帝亚。那应当怎么办呢?那时你的肚子还饿啊,这个时候假如你看见我正在吃东西,你就把你的所有的食物连钵一起放到我的面前,一旦你把整钵的食物放到我的面前,我就知道你要作残食法。然后我就会接过你的钵,从你的钵里面拿任何的我喜欢的食物或者任何的食物,我拿了再放到我的钵里面,准备我吃。因为我已经拿了,也就是说这一钵里我的已经拿了之后,剩下的那些就已经是残食、残余食了,我再给你。所以你吃的这些叫做剩下的食物,这个叫做残食法,当你吃这种残食,那么你就不会犯这条戒。(有人问:如果你全部拿去吃了呢?答:全部拿去吃,他也没办法啊。)甚至他吃一点点,他就再给你,这个也叫残食,因为你刚托来的这个不叫残食,只要他吃过了一点点,乃至到他拿了一个苹果咬了剩下的给你,这个都叫做残食,也就是吃剩下的食物。因为吃剩下的食物是没有过失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作这样的残食法来避免犯这条巴吉帝亚,这条戒。

当我们了解了这条学处之后,我们再看这条头陀支就很明白了。受持这条头陀支就是他禁止任何的残食,只要他拒绝了之后,他就不会再吃任何的东西。

我们来看时后不食者,已经足食之后,则不宜更令作时而食,这是规定。

这里也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就是他吃第一食的时候,他就拒绝再拿另外的食物;中等的就是他可以吃完钵里面所有的那些食物;第三种就是他可以一直吃,吃到他钵里面的东西吃完为止。

然而对于这三种人,只要他已经拒绝了食物,然后他又再吃另外所得的食物,在他吃的那一刹那,他就破了这条头陀支。

所以,能够持这种头陀支的比库,他不会犯残余食的过失,没有贪,为了吃东西而吃到满腹之患,也不会犯到储存食物,不会再去需求其它的食物,而随顺少欲知足地生活。

前面这五条是属于食物的,接着的五条是属于住处的。第八条头陀支是阿兰若(ārañña)住处。

可以以二语当中的任何一语而得:他可以“gāmantasenāsana paikkhipāmi”这一条就是他拒绝在村里面的住处,他可以用这一语来受;他也可以用“araññikanga samādiyāmī来受持,就是他受持阿兰若住

阿兰若住者,他在离开村的时候,他必须得在明相出现之前,到达阿兰若。我们在这里讲阿兰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律的说法;而另外一种是经的说法。

律的说法就很容易做到,律的说法就是在村里面的最外围,或者最外那一家,如果有帝柱,(大家知道帝柱吗?帝柱就是古印度它立于村口或立于城门口的一个石柱作为标志的,叫做indakhīlā,就是因陀罗柱,也叫帝柱。这是作为一个村界的标志——界标,现在我们说的界标或者界柱。)一个中等身材的强力男子,在那里尽全力把石头一丢,然后石头落的那个地方,从村口算起到石头落的那个地方,这个是属于村的边界,村跟村的边界以外的叫做ārañña,叫做阿兰若。

或者又有另外一种说法,假如是没有篱笆、没有围墙的村,就有一个妇人站在最边的那一间房间,拿着一盆水,往前一泼,泼水到的那个地方,再有一个中等身材的人,站在那个地方,把石头一丢,然后石头落的地方,这个叫做村的边界。村跟村的边界以外的地方就是ārañña,这个是律的说法,律教法的说法。

然而,根据论教法的说法就更容易了,除了帝柱之外的全部都是属于阿兰若,就是说除了村这个范围之外的,如果有围墙的话,就是村的围墙,有城墙的话就是城的墙,其它的地方都是属于阿兰若。

但是经教法就很难做到,经教法至少要五百弓。这里所指的弓是弓箭的弓,他必须是用教师的弓,就大概要长有两米的,因此五百弓就相当于现在说的一公里。而且一公里是要按直线来算的,不能够弯弯曲曲。如果这条路是这样弯弯曲曲的话,那么你这样算一公里是很便宜的,而它必须得以直径来算。然而如果遇到了一条河流,假如这条河流没有渡河,没有桥的话,那么他还是可以稍微绕一点。假如是可以直接过的或者有渡船的话,他就应当算直线的距离。而就算到寺院的围墙,或寺院最外的那一个精舍、那一间住处为界限,如果自己的寺院已经划了有四个界限,那么就到四个界限那里为止。这个是属于阿兰若的范围。

那现在我想问问大家,这里所指的阿兰若住者是指律教(就是第一种说法)还是刚才那一种说法?是方圆一公里的还是丢石头之外的一公里,是哪一种说法?是丢石头的说法还是指论师的除了帝柱之外的都算?三种中哪一种?丢石头?还有没有其它的说法?我们看六十五页的第二段,我们一看就知道了:如果乡村相近,站在精舍里(就是站在寺院里面)可以听到村里的人讲话的声音,假如真的是为山河等自然环境所隔绝不能够取直线而行,则可以取通常的自然之道,如果有渡船的话,那么五百弓的测量,就应取此等的直径。假如取了五百弓绕道的距离而成就其头陀支者,又填塞了各处的近村之道,则为头陀支之贼。那么这里所说的是五百弓还是投石所及处呢?(答:是五百弓。)所以,要持阿兰若住者不容易。

他必须得在方圆一公里之内没有任何的村庄。什么叫做村庄呢?只要有一家人或者两户人,他们在那里只要曾经住过四个月以上,即使他已经走了,丢弃了,那个还叫做村。我在这里就再举帕奥禅林为例子,如果看过相片的人都知道,那里周围都是山,我曾经问过帕奥禅师如果想要受持头陀支的这条阿兰若住支,目前的帕奥禅林能不能够受持?我得到的答案是很失望的,是:不能。因为以前来说,在帕奥禅林周围都是山,应该是非常清净的一个阿兰若住处,如果是根据律的话,他就属于。但是因为有一些割胶的胶农,他为了守胶或者早上来割胶,所以他在橡胶园里面搭了一些草棚,然后在那边住,一家、二家、三家……那里已经成了村子,因此就坏了帕奥禅林附近的环境,所以现在住在帕奥禅林也不是阿兰若住者。在以前,帕奥禅林还没有那些割胶的村民进去,那个时候还是属于阿兰若,但是现在已经不属于了。这是规定。

对于阿兰若住者也有三种:第一种,就是在一切(每一天)的明相出现的时候,他都是住在阿兰若,这个叫做上等的;中等的,就是在雨季的四个月当中,由于下雨,他可以住在村落里;对于下等的话,即使是凉季,他也可以住在村落中。

这三种人如果他们到村里去听法,一直听到天亮,这个时候也不算破头陀支,但是如果那个时候说法已经讲完了,他想:让我休息一会再回去,那么他就破了头陀支。如果有一些比库他要行自己的义务、要照顾他的戒师,如果他的戒师住在村落里,他为了照顾自己的戒师,他去照顾,住在村里,这个也不算破。

对于住在阿兰若的比库,他能够经常得到宁静,能够得到寂静,他要修定也很容易获得,而他要维持自己的定力也很容易,他的心不容易给那些声、色等等所搅乱,而且他能够离诸怖畏,因为他经常去跟森林里面的动物做朋友,所以他的胆子会很大,而且他也舍离了对生命的那种贪着,能够品尝到远离独处的乐趣。

第九条是树下住支。

树下住支可以以两语而受:第一是“channa paikkhipāmi”channa就是覆盖的意思,他拒绝覆盖;第二种是“rukkhamūlikanga samādiyāmī,就是树下,他受持树下,就是树下住的意思。

必须得避开有一些树,比如说两国交界的树,如果是住在边界的话,可能会使人怀疑他会不会是间谍呀,而有生命的危险;如果是住在塔庙的树,由于经常有人去拜,拜祭,而会搅乱他的安静、他的禅修;如果是有脂汁的树,粘糊糊的,也会搅乱他的禅修;在果树住,有时候会有些过路的人会采果,这个也不适合;在蝙蝠所住的、空洞的树、生长在精舍中心处的树,这些都不适合。他适合选择在寺院边边的那些树就可以。

这一种头陀支的上等持者,是他没有选择自己喜欢的树,也不会叫别人去帮他清扫,他只能够用自己的脚把那些落叶扫掉;但是中等的人,他可以叫那些人帮他清除;而下等的,他可以叫那些寺院里面的净人或叫沙马內拉去帮他清扫,帮他铺平,乃至帮他围围墙,帮他安立门户等等,都可以。(有人问:用脚去扫树叶可以?答:对,可以,也可以用袈裟,乃至上面也可以。只是他自己,就是说他不叫别人帮他,他可以自己去做,这个就是上等的。)这三种人,只要他进了有覆盖的屋,就算破了他的头陀支。

第十条露地住支。

要受持这一条头陀支的比库他可以两语的任何一语而得:第一,他可以用“channañ ca rukkhamūlañ ca paikkhipāmi”他拒绝覆盖和树下,也就是他拒绝住在屋里面跟拒绝住在树下;或者他可以受持“abbhokāsikanga samādiyāmī他受持露天的地方

对于露地住者,他可以为了听法、可以为了诵戒而进入布萨堂。如果进去之后下雨,他也可以暂时不出来。但是雨停了,他就可以出来。为了服侍长老、服侍自己的戒师吃饭,乃至学习和教授,他也可以进到屋子里面。可以把那些杂物等等,比如说放在外面的那些杂物、床、凳等等放到屋里面也是可以的。

在露地住者的这一头陀支里面也可以分为三等:上等的,就是他所居住的露地,甚至连树、山、屋子等等的旁边,他都不用,他只在露地当中用自己的袈裟做一个小帐幕就可以;中等的,他可以依近处的树、山、屋子等等,只是他不进到里面去住,这样就可以;而下等者,就是没有加盖的自然山坡,他可以用竹枝、树叶等等盖一个小庵,再用麦粉布,乃至那些看田人所丢弃的、不要的、临时的小屋等等,这样也可以住,这是属于下等的。

现在在泰国特制一种叫头陀伞的,就非常适用于露地住者。持头陀支的人,他可以使用这种。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就是一个伞,它打开是一个伞,它的伞顶可以转的,它可以放下,上面就是一个这么大的折伞,周围可以放些蚊帐,晚上他就坐在那边。伞柄就可以放到伞棚下面,然后就用那蚊帐在围着。如果是天冷的话,还有另外用那种防雨的胶布,也可以放到外面,里面就很暖和;如果是夏天的话,他就可以只是放伞帐,用一个象蚊帐一样的围着,可以在里面打坐,白天他可以把蚊帐卷起来就吊在露天。它还有一条绳子,如果是树下住者,他就可以把它挂在树枝上,然后晚上在里面住。如果是露地住者,他可以在两棵树中间绑一条线,然后在露地上可以盖一个伞帐。

所以在泰国,一般在雨安居完了之后,泰国的僧团他们把云游叫做(突东),突东其实就是由dhutanga变来的,突东,实际上他的译音是头陀、头陀支的意思,但是他们把云游叫做(突东),因为云游的时候他们都是穿着三衣,背着一个伞帐、拿着一个钵、一个拐杖就进山里面到处去。(有人问:可以用小帐篷吗?答:可以。问:那不是有盖吗?答:他不是盖屋,这里指的是盖屋或者是指树,所以还是可以的。比如在6768页,这里说到:此中上者,不得依于树山或屋而住,只可在露地中用衣作小幕而住。所以还是可以用衣,用他的袈裟搭起来。现在如果是有那些小型的伞还是一样的。问:帐篷多大?答:他可能是一张手那么大吧,一收起来就是一个小袋子,一打开就是一个帐篷。问:哪里能买得到?答:在泰国很常见,有专门用那个,等会我们把这个讲完之后,看一些照片吧,我们争取时间。)

第十一条是冢间住支,就是住坟场的。

住坟场他可以以两语而受得:第一,就是“na susāna paikkhipāmi”na是非,susāna就是非坟场,他住在坟场以外的地方他拒绝,所以这一条就是我拒绝非坟场;第二条就是“sosānikanga samādiyāmī我受持冢间住,就是住在坟场里。

在这里所指的坟场是真正停放过尸体或者烧过尸体。如果只是决定这边划来准备做坟场,那还不叫坟场。而真正来说,就是它曾经埋过尸体,或者烧过尸体,或者人在那边拜祭、哭过,这才叫做坟场。但是对于住坟场的人来说,他不应当在那边建经行道、建小庵,或者在那边准备床座,在那边说法,这些都不适合。

而且因为住坟场可能会遇到一些危险,比如说有时候有一些非人啊、有一些要吃尸体的那些野兽啊等等,因此,住坟场的比库应当要注意安全。为了避免危险,要住坟场之前,他应当跟寺院里的那些长老们报告一声,他也必须跟那些地方政府的负责人也说一声,然后就不放逸而住。

在经行的时候呢,他应当半开眼而看着坟墓,当他离开坟墓的时候,他应该避开大道从侧道而行。白天的时候,他应当留意在这坟场里面发生的一些事情,然后晚上当他在住的时候,他不会因为一些突发的事情而吓到。比如说,有时候有些尸体搬进来,古代印度有林葬,就是把尸体搬到坟场之后,任由那些野兽啊、野干、狐狼啊、豺狼啊、老虎等等去吃,所以这样的话,如果稍微不小心,或者不知道那边有新放的尸体,可能会给晚上的一些景象吓到。或者有时候晚上可能会听到一些非人的走路或尖叫啊,这个时候他不应当用任何东西去干扰他、去打他,他也不可能一天不去,就是每天都必须得去。但是有的大长老也说只要他在坟墓里度过了中夜,他可以在后夜当中就回来。就是在10点多一直在那里住,住到二、三点钟就可以回来,这个也是可以的。

对于冢间住者也有三等:如果是经常住在烧尸体或埋尸体的地方,这个叫上等;而中等就是无论是烧尸体或者埋尸体,任何一种都可以;下等就是只要住在坟场,即使这个坟场已经十二年没有再烧过尸体也是可以的,这个是下等。

只要他没有住在坟场就破了这条头陀支。

如果住于坟场的头陀支持者他可以经常念于死,住于不放逸,而且他要修习不净,取不净相非常容易,他很容易去除贪欲,而见到自身的过患,他对于无常、苦、无我等等经常生起悚惧感而能够克服怖畏,为非人等所尊重,而且随顺与少欲。

如果想要住坟场的,现在帕奥禅林可以,你可以每天都可以住,那边有个坟场。我听说有些比库他们就经常晚上去坟场那边住,他们几位或一、两位结伴去,然后等凌晨的时候他们回来做早课、打坐。(这里有问题,但是听不清问的是什么?)那里都是埋的尸体,所以那边没有野兽,但是有很多非人,结伴去可以。(这里有问题,但是听不清问的什么?)可能化焚窑也算,因为化焚窑是烧尸体的。但是海会塔那是藏骨灰的,应该还不算,因为一般是埋尸体或烧尸体的,还有经常有人拜祭那种也算。

第十二是随处住支。

随处住支这一条也是以两语而得:第一语是“senāsanaloluppa paikkhipāmi”,也就是我拒绝对住所的贪欲;或者用另外一语来受持“yathāsanthatikanga samādiyāmī,就是我无论住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住下来。

对于这条,只要别人对他说这个是给你的或者说你可以住在这里,他就生起满足之想,而不会再去选择其它的住所。

这里也有三种:第一种,就是对上等的来说,只要给他的住所,不论多远,或多近,无论是有非人住、有蛇、有野兽、或者冷、或者热啊,他都感到很满足;而第二种,他可以询问,但不会自己先去看;第三种,他先去看,如果不合意的话,他可以另外去选。

对这三种人,如果他生起了对住所的欲贪,就是他挑选了就算破了头陀支。这一条我们大家都非常容易持的,只要客堂安排你住在哪里你就不挑选,你也可以受持这一条。

如果自己有了小庙或自己有了寺院就不行了,或者你自己盖了一座小庙,或者自己有了精舍就破了。但是呢,只要你住在常住、住在寺院里面,你所住的地方,是由寺院安排、是由客堂安排,而你没有任何的挑选,住就住,都可以受持这一条。

受持这一条头陀支的功德,就是他对于任何的住所他都很容易生满足,他不会分别好的、坏的、合意的、不合意的,他去除了对住所的欲贪,随顺与少欲知足地生活。

第十三条是常坐不卧支。

常坐不卧也以两语的其中任何一语受而得:他可以用“seyya paikkhipāmi”,就是我拒绝躺下,或我拒绝躺卧;或者他用另外一条“nesajjikanga samādiyāmī”“我受持常坐不卧

受持常坐不卧,就是在晚上的初夜、中夜、后夜之中的其中一时他会起来经行,在行、站立、坐、卧四种威仪当中,他拒绝了躺卧这种威仪,就是这种身体的姿势。

对于这种头陀支也可以分为三等:上等的,他坐的时候他连靠背都没有,乃至到用布垫等等都不用;中等的,他可以用靠背,或者说用一些很软的垫垫着;下等的,他可以用靠背的东西、可以用布垫、可以坐得非常舒舒服服,这样都可以。

如果他在床上一躺下,在躺下那一刹那他就破了这条头陀支。

在这里也当稍微讲一下要受持这条常坐不卧头陀支的,其实还是应该有点技巧,而不能够说冒冒然就去练。我认识的一位华人的孙子,一位比库,他就非常喜欢到处云游,于是他到帕奥禅林就开始练习常坐不卧支。他练习常坐不卧是慢慢的,而不是一下子的。他刚开始就用很舒服的沙滩椅,先在那边躺着,等已经习惯了,然后再把后背提高一点、再提高一点,最后这样坐着。因为如果一下子,他一决意说我要受持常坐不卧,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不倒单,那么他就这样的话,未免他很快就会经常(低垂着头),以后他睡觉就会这么样(坐不直)。一开始他就立刻这样坐着,而想受持不倒单的,受持常坐不卧头陀支的这样的修行人,他很容易就变成晚上睡眠也不好,而白天打坐也很容易昏沉。而且由于他睡眠不足,他的肝会有问题,你会看到他好象很憔悴、很老,他的精神严重不足,经常会出现没有精神的状态。因此如果想要受持不倒单的修行人,他可以慢慢来,先习惯半躺着睡觉,然后再习惯坐着睡觉。然后在刚开始可以垫得舒服一点,甚至你可以在床上垫很多垫子,然后把脚伸直,慢慢地等自己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了然后再盘腿,这样垫着睡。如果可以的话,慢慢再立起来,象我们平时见到的,然而当他坐起来的时候,他晚上当他起来的时候还是精神不足,所以要慢慢地调,让自己的姿势习惯于一个更加精进的姿势,然后再习惯于更加精进,最后能够达到坐在那边,然后一直都拒绝躺卧睡。要慢慢来,要顺应着身体的那种习惯,而受持这一条头陀支。

而能够受持这一条头陀支的禅修者,他云游的时候,去到哪里都非常自在,就犹如小鸟一样,他不会担心去到一个地方没有挂单,他在树下、在空地、在山林,只要有一块地方他可以坐得下来,他就可以过夜。所以他在持头陀支,在行脚的时候,他不用去赶到村庄,也不用去赶到寺院里,去到哪里他都可以住下。这种能够持常坐不卧的禅修者,他象小鸟一样自由自在。

那下面这些分别我们就不去讲了,我们就必须得知道这十三种头陀支其中的两种是关于衣的;接着的五种是关于食的;再接着的五种是关于住所的,最后一种是关于精进的。所以我们称衣、食、住跟精进为四圣种(ariyavasa),四种圣者的传统,vasa是传统的意思,所以称为四种圣种,或圣者的种姓。

对于比库来说,十三种头陀支他都可以行,对于比库尼来说只有八条。因为阿兰若住支,时后不食,这些是学处所不允许的,而露地住支、树下住支跟住在坟场(冢间住支)这个很难。对于沙马内拉十二条可以,对于在家居士,男居士或女居士也有两条可以,知道是哪两条吗?是一座食跟时后不食,他们也可以,那如果是这样的话也可以在家。

然而对于我们在座的法师来说,其实也是很多条头陀支大家可以做到。如果粪扫衣跟三衣支,目前来说就比较困难。常乞食跟次第乞食,因为咱们汉地好象没有这样的传统,但是一座食可以。坐下来,比如说过堂一样,只是过中午一堂就可以。所以一钵食,不过大家的钵可能太小了,要不然一钵食也是可以的。还有时后不食也可以,因为大家只要不拒绝。我想在这边也是,只要过堂,那些行堂的师父一给,然后给了你也不用接受任何其他人的、给了你就吃,这条也是可以的。

阿兰若住者假如住山、住在森林里面还是可以的。树下住跟露地住,还有冢间住这个就要看每个人的修行。但是随处住支很容易做到,只要你随顺常住的,安排你到哪里住就到哪里住,这个都是很容易做到。常坐不卧就是我们有些修行的不倒单。所以这些头陀支如果大家勇猛精进的话,还是可以做到。这个是对于头陀支的分别。

我们这一次讲《清净道论》里面的第一品和第二品,第一品是《说戒品》,第二品是《说头陀支品》,我们就讲到这里。那下一次我们讲课的时候,我们将进入《律藏》里面的《犍度》(Khandhaka)那部分来讲。在讲Khandhaka的部分,我们将会重点讲做羯摩法的跟讲依止的,还有对于一位比库他日常应当遵守的那些义务,同时我们还会讲其它的那些应当注意的事项。当然我必须得提醒,我只是依照律藏讲的,所以大家不要生气,我没有针对任何人,我只是依照佛陀如何教、我们如何说。那么下面剩下的时间,我们尝试可不可以看一些幻灯片。

有人提问:尊者,我对一座食的概念不是很清楚,是不是每天中午在那边一座就行了?

尊者答:对,那就是一座食,一座食很容易持的,一座只是一个姿势,而对于四种威仪来说,坐是吃的最好的威仪,我们不能够行走着吃,不能站立着吃,也不能躺卧着吃,我们只是坐着吃。

问:我问的概念是每天当中只有一座吗?

尊者答:对。你一坐下去你就把你的那一餐用完了,一起座你就不再进食,那个就叫一座食。

问:是不是可以早上站着吃,中午坐着吃?

尊者答:不是,不是,这个是头陀支之贼。

问:一座食是每吃一餐站起来就不再吃了?(对。)是每餐吗?

尊者答:不是,不是。一天当中只坐一次而完成他的食事,然后他一起座那一天的食事就完结了,这个叫做一座食。

问:还有树下住,一颗树能住多长时间?

尊者答:如果你云游的话,你一天晚上住一棵都可以。如果说你在自己寺院里面,你可以经常吊一个伞帐在那边。所以这里说到的树,他可以在寺院的边角里面,所以它没有说在哪里

问:有人说一颗树下可以住三个晚上,是这样吗

尊者答:我好象没听说过,但是如果对于云游的那些僧人来说,他们去到哪里就住到哪里,第二天他已经走了。但是如果是在自己的寺院里面他可以住,然而我们必须记得在雨安居的期间是不能够住在树下,雨安居的期间一定要住在屋子里,这个是规定。因为是不能够在树里,树下,树洞、树上。

问:那个时候他们可以住在屋子里,不算破的吗?

尊者答:那个时候他们可以暂时住。

其实头陀支我们可以任选哪一支,而且我们可以随时,你可以一天当中,比如现在你也可以受持常住不卧,你晚上一躺卧的时候,你就破了。

问:那常住不卧,这上面写的是晚上,前夜,中夜,后夜,白天可不可以躺下休息?

尊者答:如果最严格的来说,他就拒绝四种威仪的躺下。但是因为在这里说的晚上,(笑)但是对于现在缅甸、或者现在南传佛教的西亚多来说,如果他是常坐不卧的话,他就是拒绝这种威仪——躺下的威仪,这个叫做常坐不卧。如果能入定的话就坐在那边入定,如果不能的话就可以休息一下,可以在那边睡觉。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māya dhammānudhamma-paipattiyā Buddha pūjemi

Imāya dhammānudhamma-paipattiyā Dhamma pūjemi

Imāya dhammānudhamma-paipattiyā Sagha pūjemi

Addhāimāyapaipattiyājāṭi-jarā-maraamhāparimuccissāmi .

以此法随法行,我礼敬佛!

以此法随法行,我礼敬法!

以此法随法行,我礼敬僧!

切实依此而行,我将解脱生、老、死!

Ida me puñña,āsavakkhaya vaha hotu.

Ida me puñña,nibbā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ññabhāga,sabbasattāna bhājemi,

Te sabbe me samapuññabhāga labhantu.

愿我些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些功德。为证涅盘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一切有情,同得功德分!

Sādhu! Sādhu! Sādhu!

萨度!萨度!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