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道论》-说头陀支一、二


宝峰禅寺禅修营
2007
624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3X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等觉者!
(三遍)

 

各位法师、各位同学:

我们今天开始一起来学习一个比较新的内容,这个内容在《清净道论》里面属于第二品――《说头陀支品》(Dhutanganiddeso),dhutanga翻译成汉语就叫做头陀支,头陀巴利叫作 dhuta ,大家想一想头陀到底是音译还是意译呢?(众答:音译)对,是音译。Dhuta从直接的意思来说是抖去、去除、除去。那为什么称为除去?除去的是什么呢?因为如果一位比库受持头陀支,他因为受持头陀支而能够除去烦恼,因此称为头陀。如果说能够除去烦恼的比库他所受持的支分(kanga),就是部分,支分称为头陀支。同时,这些行为是遣除其敌对的,所以也有遣除、去除的意思,敌对的是指烦恼,因此也称为头陀。

所以在《清净道论》第55页第三段里面就有说到了:因彼等的受持而除去(头陀)烦恼,故除去(烦恼)的比丘的支分(为头陀支),或因除去烦恼故头陀得名为智,此等的支分而称头陀支。又他们是除遣其敌对者(烦恼)的头陀及行道的支分故称头陀支’”

头陀支的受持必须是以思(就是在速行里面的思心所)而得,因此,受持的思是头陀支的特相、特征;它的作用是能够破除一切的贪欲;它表现为没有贪欲的状态;它的近因是少欲、知足等圣法的足处。

受持头陀支,有的人可能会认为说这是非常严厉的行为,那现在我想问问大家:受持头陀支到底是不是属于持戒?属于持戒的范围还是属于受持经教法的范围?是经教法还是律教法的范围呢?(答:是经教法。)对。因为它是于受持而得的。

在我们讲头陀支的时候,我们必须先要去除对头陀支,对行头陀支的一些误解。这种误解是由于头陀支没有真正的例行而产生的,一般上来说现在咱们教界有两种对头陀支的误解:

第一种误解,就是认为说行头陀支是佛陀很勉强地答应的。好像是不得不随顺那一些喜欢修苦行的比库、那些由外道而转进佛陀的正法、律当中的根性而勉强答应的,这是一种误解。

这种误解很可能是源于《相应部》里面的一部经,这部经就讲到当时馬哈咖沙巴(Mahākassapa,古译摩诃迦叶)尊者。有一天他穿着很厚重的粪扫衣来见世尊,那个时候咖沙巴尊者年事已高,所以穿着那么厚重的衣服显得有点步履蹒跚,走路都比较艰难。于是世尊就出于对弟子的关爱说:咖沙巴,你现在年事已高了,你可以放弃对头陀支的行持吧!然而咖沙巴尊者并没有领世尊对弟子的这一份关爱,而是说:我一直以来都习惯于修这样的头陀行,因此我还将继续地坚持。于是世尊就赞叹了咖沙巴尊者,而且也赞叹了受头陀支的功德。

在这个故事里面就讲到其实当时馬哈咖沙巴尊者所穿的那一件粪扫衣(pasukūla)是世尊穿的那一件。当咖沙巴尊者第一次见到世尊的时候,在多子塔(Bahuputtakacetiya)里面见到世尊的时候,当他成为了世尊的弟子,然后就把他穿的那件高价的衣服跟世尊所穿的粪扫衣交换。从此之后,馬哈咖沙巴尊者一直都披着世尊的那一件粪扫衣。也就是因为如此,所以经过很多年,咖沙巴尊者仍然披着当年跟世尊所交换的那件粪扫衣。那件粪扫衣看起来已经非常破旧了,而且那个时候他的年事非常高,所以世尊很自然而然地由于出于对弟子的那种慈悲与关爱,他劝他说:你暂时不要行头陀支了。也就是说你应当多点注意身体,多点注意健康。然而,当时咖沙巴尊者仍然坚持他自己行头陀支的习惯。

这个故事其实反映的是很普通的一件师生之间的感情,然而有一些学者,有些佛教学者就认为说世尊是很勉强地答应那些爱好苦行的由外道转过来的弟子他们的那种修苦行的习气。

然而我们再看经典里面,我们会发现,这种误解是错误的,甚至说佛陀曾经有一次,因为有一些持头陀支的比库,而佛陀破例地破除他自己的约定的一个例子。

这例子就发生在沙利补答尊者弟弟的身上。沙利补答尊者的弟弟叫做Upasena VagantaputtaUpasena就是优婆斯那Vagantaputta,因为舍利弗尊者的父亲叫做Vaganta(瓦犍陀),putta就是儿子,瓦犍陀子。话说这一位Upasena Vagantaputta,当他出家不久之后就开始收徒弟了,然而他收的那些徒弟并没有经过很好的调教。有一次,Upasena Vagantaputta跟他的一些刚收的弟子就去见佛陀。

见到佛陀之后,佛陀就问他其中一个新收的弟子:现在你们多少岁啊?(就是你们几个戒腊啊?几个瓦萨啊?)

他说:我是一个瓦萨。

然后佛陀又问:他是你的谁啊?

哦,他是我的师父,我的戒师。

然后佛陀又问Upasena Vagantaputta尊者说:你是几个瓦萨?

他说:我是两个瓦萨,两个戒腊。

这个时候佛陀说:那他是你的谁啊?

他是我的弟子。

于是佛陀就呵斥:愚痴人,你自己还需要人家教诫、教导、教诲,为什么你那么早就已经聚集徒众呢?那么早就堕于放逸呢?

于是佛陀就制定了:如果一位比库没有十个瓦萨,是不能够做戒师,不能够收弟子的。因为这个原因,当时Upasena Vagantaputta尊者受到了世尊这样的呵斥,被呵斥他是愚痴的人,就是mogha puggalamogha puggala我们现在听了这样说可能谁也受不了。Mogha就是空头的,虚无的,puggala是人,mogha puggala是空头人、空虚的人、愚痴的人的意思。他听了世尊的呵斥之后,他就开始遣散那些弟子,然后一个人到森林里去精进地禅修,不久他就证得了阿拉汉果。

当他证得阿拉汉果后不久,又有一些人去依止他成为他的弟子。那这个时候,他就不象以前那样,因为Upasena Vagantaputta尊者去到了森林里面之后他就开始实行头陀行,他穿粪扫衣、常三衣、住阿兰若、常乞食。所以,如果谁想要成为他的弟子,那么,Upasena Vagantaputta尊者就说:如果你要以我为戒师,那么你必须得要受持这些戒,必须得受持这些头陀支。所以,凡是能够成为他的弟子都一定要受持这些头陀支。

后来又有一些人去到,想依止他,依止不一定是戒师,依止就是依止师,然后他又说:如果你能够持粪扫衣、能够持常乞食、能够住阿兰若,那么你可以以我为你的依止师,如果你做不到,我不收你为徒弟。于是所有Upasena Vagantaputta尊者的弟子都成为了修头陀支的人,都是穿粪扫衣、都是常三衣者、都是常乞食者、都是阿兰若住者。

又有一次,佛陀就准备独处宴坐,独处禅修。然后他就对当时的僧团说:在半个月当中,谁也不允许来见我,除了一位送食的比库之外,其它人都不允许来见我。

然后佛陀就开始类似于闭关一样。那这个时候当地的僧团就集会,然后就说假如谁要是私自去见佛陀,就是去闯关的话,那么我们将处罚他为巴吉帝亚(pācittiya,波夷提)。结果就在佛陀独处思维,独处那一段时间,Upasena Vagantaputta尊者跟他的弟子就去见了佛陀。也就是他不顾当地那些僧团、那些比库们、那些长老们的阻拦,他就去见世尊。

见世尊之后,世尊一见到他,就说:哎,Upasena Vagantaputta,你的这些弟子很可爱啊!

然后他又说:你们为什么全部都是穿粪扫衣啊?住阿兰若啊?

他们说:我们的师父是这么样,所以我们就这么样。

然后他又说:你们是不是喜欢穿粪扫衣?是不是喜欢常三衣?

那些弟子们说:我们并不喜欢,只是因为我们师父的缘故我们才喜欢。

因此佛陀就说:哦,你的弟子很可爱,真的是很可爱,很令人喜欢。

这个时候佛陀又问Upasena Vagantaputta你知不知道现在外面的僧团他们定了一个规约说:如果在这段期间谁见佛陀,就将处罚他,罚他犯巴吉帝亚(波夷提)?’”

 Upasena Vagantaputta尊者说:我知道,但是我不管。因为凡是佛陀、世尊所制定的,我将不删除,凡是不是世尊所制定的,我将不添加,我只依照世尊所制定的而遵循。

这个时候佛陀说:“Sādhu! Sādhu! Sādhu!(就是很好!非常好!非常好!)正是如此,Upasena Vagantaputta,凡是世尊所未制定的不应添加,凡是世尊所制定的不应删除,只应依照世尊所制定而遵循。Upasena Vagantaputta,你去通知他们,如果谁持头陀支的,谁仍然是粪扫衣,常三衣,阿兰若住,常乞食者,他想要什么时候来见我都可以。

结果Upasena Vagantaputta和他的弟子听世尊说法之后,就非常高兴,然后他们出去外面,一出到外面,就被当时很多比库围着准备处罚他们,让他们当众忏悔。然后Upasena Vagantaputta就把他跟世尊的对话告诉了那些比库。当他说了之后,很多的比库都想见世尊,纷纷把他们的衣,把他们的坐具全部丢掉,然后他们都想持三衣,都想持粪扫衣,他们为了见世尊。后来等世尊独处那段时间结束之后,他出来看到怎么到处都是那些衣,于是佛陀就制定了:凡是那些坐具,使用未过六年者不能够换新的,而且不能够乱丢。这个制戒因缘就是因为这样而来的,这个在《律藏》里面有记载。

所以,我们从这一个制戒的缘起里面可以看到,其实佛陀是非常喜欢那些比库们他们少欲知足而修头陀支的。而且在南传律典里面也找不到说世尊很勉强允许那些弟子们,他的弟子们受头陀支,反而处处可以见到世尊鼓励他的弟子们行头陀支的,这是一种我们必须要清楚的。

还有另外一种对头陀支的误解,这也是非常普遍的,就是把一些外道法认为是修头陀支。什么是外道法呢?我们在《中部》,相当于《中阿含经》里面很多就讲到。比如说有些人他们开始断食,然后认为断食是在修头陀支;有些人认为说他们不吃饭,他们只吃一些野果,捡一些大自然掉落的水果,认为这些是头陀支;有些人摧残自己的身体乃至到裸体,或者说只穿一点点,认为这样是头陀支;有的人认为说他们很久都不洗澡,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臭巴巴的,认为这个是头陀支;又有人认为说他们的衣服很久都不洗,认为这个是头陀支;又有人很久都不剃头,不剃胡子认为这个是头陀支;又有人要留长指甲,然后认为这个是头陀支;又有人故意把衣服弄得破破烂烂,然后认为这个是头陀支。所以其实这些东西我们从《中部》那里看都是属于世尊所禁止的那些外道法,然而有些人却认为这个是头陀支。

那到底头陀支是什么呢?在经典以及《清净道论》里面很清楚地分别了什么是头陀支。而且当我们学习了这些头陀支之后,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和明白其实真正行头陀支的人,如果他们生活在僧团当中,我们很难分别他到底是不是行头陀支,如果我们不学头陀支,我们也许认为他是一个很正常的跟一般的比库没有任何区别的行头陀支者。

就比如说当大家有机会去到帕奥禅林,帕奥禅林我想现在那里南传的比库有300~400位,我想应该不下于十分之一的比库在受持头陀支。但是从表面上你看不出有任何迹象他是受持头陀支的,他们照样是跟大家一起托钵,一起打坐、禅修,一起听闻佛法,但是只要你学了头陀支,你会从他的某一些行为特点那里知道其实他是修头陀支的。

那到底头陀支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就从经典里以及我们依照《清净道论》这里来讲,那么大家就明白其实头陀支是一种少欲行,是一种知足行,是一种减损行,是远离行,是一种精进行,以及是一种非常优美的善德。

首先,头陀支有十三支,然而真正持的话,一位比库是不可能,很难全部一起持的。所以最多可以持十二条,或者说有的人可以持若干条。那他们之间的受持是怎么样的呢?我们现在逐一条、逐一条地一起来学习,我们先看第53页,讲到了:

第一支叫做pasukūlikangaPasukūla是粪扫的意思,就是把丢弃于道路、坟墓或垃圾堆里任何尘土之上的,并且在比库的身上穿着就犹如灰尘堆在他们身上的这些称为粪扫衣。所以pasukūla是尘土、灰尘的意思。因此pasukūla称为粪扫,pasu是巴利语,古代翻译为粪扫,粪扫衣是音译,而不是意译。不是说好象粪便、垃圾一样扫掉,并不是。Pasu是粪扫,是古代的音译,现在我们的正确读音是邦苏古拉,他的意思就是灰尘、尘埃、尘堆、尘土;或者由于这种衣服就好像灰尘、尘土一样,那么的可厌,令人讨厌,因此称为粪扫衣。如果有穿着粪扫衣习惯的或者受持粪扫衣这种行为的人我们称为粪扫衣者。如果受持粪扫衣支分的人,这样的支分我们称为粪扫支。

第二是常三衣者,或者称为tecīvarikangaTe是三,cīvari是衣,三衣是哪三衣呢?分别是桑喀帝(saghāti)、上衣(uttarāsaga)、下衣(antaravāsaka)就是三衣。也就是一位比库应当俱足的三衣。比如说现在这一件就是saghāti,古代翻译成僧伽梨。还有uttarāsaga uttarā是上面的,saga是袈裟的意思,所以是穿在上面的,古代把uttarāsaga翻译成郁多罗僧。还有下面的这件衣,就是我们平时当裙子穿的这件,叫做antaravāsakaantara的意思是里面的,下着的,下面的。所以我们称为下衣或者称为内衣,所以平时看我们穿着一条裙子,在这条裙子上面再加一件衣,这就是上下衣。然后再加上一件saghātisaghāti古代翻译成重衣,或翻译成复衣,又翻译成重复衣。为什么称为重衣呢?因为所有的saghāti必须为两层(布)而做。它们必须得制成两层,跟上衣、下衣是单层做的稍微有点不同,由于是两层的衣,因此称为重复衣。

而对于这三衣是怎么样的我们以后还会再讨论。一般上来说,现在我们习惯这些三衣都必须要经过割截,经割截。下衣我们一般割成五条,上衣我们也一般割成五条,然后saghāti我们可以割成五条,乃至割成108条都有。因此,凡是经过割截的衣,我们称为chetvāna(割截衣)。如果一位比库只是受持三衣,而除了三衣之外的其它衣他拒绝使用,这个称为三衣支,三衣持者,所以我们称为tecīvarikanga

第三是常乞食者或者称为乞食者,piṇḍapātikangaPiṇḍa就是团食,pāta是落下。所以,由于受人家所供养的这些团食、这些食物落在钵里面我们称为乞食。也就是他人所施的那些食物、那些团食我们是用钵来收集。因此,“piṇḍapāta”在缅甸他们用一个非常妙的英文叫“collect food”collect就是收集,food就是食物的意思,所以把我们托钵称为收集食物。为什么呢?因为在《法句经》里面,佛陀说:那些妙尼们,他们入村里面去托钵,就好像蜜蜂去采百花一样,他们只采蜜而不会坏了花的香跟花的颜色。同时,那些妙尼们入村去托钵,他们只是给予那些施主们功德,但是并不会夺去他们的财富跟他们的名誉。因此,我们托钵就好像蜜蜂采蜜一样,所以我们说托钵叫做收集食物,我认为这个翻译虽然不是它的直接的意思,但是它把我们托钵的意思说得非常好。

到各户人家里去乞讨食物,称为乞食者。而如果一位比库受持经常地乞食、托钵,这种人称为乞食者。这是第三。

第四是称为次第乞食者。次第乞食其实它的直接意思是并不割断,巴利语为sāpadānacārikanga,就是不断行,不断行乞。为什么?因为这种托钵者,这种行乞的人,他们在托钵的时候并不越过诸家,也就是他们不割裂那些施主家的次第,而是挨家挨户、逐家逐户地这样去托钵,或者一个村接一个村地去托钵,去收集食物,这种称为不断行乞者。而受持不分割地行乞这种人称为次第乞食者。

第五是一座食者。一坐食是ekāsanikangaekā是一个,āsana是坐。也就是他坐下来吃食物,有这样习惯的就称为一座食。

第六是pattapiṇḍikangaPatta是钵,piṇḍikanga是食物,就是他只受用用钵而食,而不用其它的任何的盘、碗、杯等等,只从钵中乞食,有这样习惯的人称为一钵食者。

第七是khalupacchābhattikangaKhalu是制止,阻止,拒绝的意思,pacchā是之后,bhatta是食物。之后的食物,也就是说当一位比库在用餐的时候,只要他拒绝了任何的食物之后,他不再接受其它新的供养、新的食物。所以我们也把这一条头陀支理解为他是不吃余食者,不吃残食者。

第八,有住阿兰若习惯者称为阿兰若住者,所以称为āraññikanga

第九是树下住者,树下住就只是他住在树下,因此称为rukkhamūlikanga

第十是露地住者abbhokāsikanga

第十一是住在坟墓里的,叫做冢间住,称为sosānikanga

如果有另外一位他无论住在哪里都可以,僧团分配他住哪一个寮房,他就住哪一个寮房,他去到哪里,他就住在哪里,他并不会挑选,这种人称为随处住者,所以我们称为yathāsanthatikanga

第十三是他拒绝躺卧,有常坐习惯者称为常坐者,因此我们称他们为nesajjikanga。他拒绝躺卧而只是坐着,就有点像我们平时所提到的不倒单。

那至于他们之间的具体的分别我们在下一节课一起来学习。现在大家休息一下。

(休息)

好,下面大家一起来继续学习头陀支,下面将讲头陀支的受持跟每一个支分的如何受持,分别,它们的破坏等等。

首先如果要受持头陀支,在佛陀在世的时候,我们应当从佛陀那里去受持;当世尊入灭之后,我们应当从那些大声闻、大弟子处受持;如果这些大弟子们都已经入般涅槃了,我们应当从阿拉汉那里去受持;或者从阿那嘎弥……萨咖达嘎弥……索答般那……三藏持者……两藏持者……一藏持者乃至到能够背诵一部的这些长老们受持;如果不行的话,也应当从能够通达三藏的人那里受持(背三藏和通三藏是不同的,背三藏是更高一级了);如果不行的话,那么我们可以从受持头陀支的比库那里去受持;然而如果这些也没有的话,我们可以到佛塔前,然后扫干净地之后,蹲下来,正如我们对着正等觉,对着佛陀一样,在佛塔前受持,这样也得。

现在我们通常要受持头陀支,我们是自己受持,任何时候都可以受持。而且受持头陀支是看自己的能力能够受持几条就受持几条的,并不是说一受持全部受持。如果你要把所有的头陀支都受持的话,你也必须要逐条逐条地受。

那么他们是如何受持的呢?《清净道论》里面就讲到了有两种方法,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受持。

在《清净道论》里面也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在支提山(Cetiyapabbata)有两兄弟,这两兄弟都是比库,都是长老,他讲到了自己受持的一个例子。就是讲到两兄弟有一天共同住在一间孤邸(kui,寮房),他的哥哥是受持头陀支的,有一天晚上突然打雷了,然后从闪电的光中,弟弟就看见他的哥哥坐在床上没有躺下。于是他就问:兄长,您是不是受持常坐不卧支呢?他的哥哥为了不显露自己的头陀行,所以他就躺下,然后之后又再受持。

现在也是,如果当我们去到僧团里面,有一些比库、有一些长老们他们受持头陀支我们都不知道。他们也是自己受持。为什么呢?因为头陀支是少欲知足的,所以他并不是公开的,他不是说在大庭广众面前公开的受持,而是自己偷偷的受持的。

在这里我想讲一件在缅甸的故事,这是一件真实的故事。就是有一位西亚多,有一位长老,他是受持头陀支者。有一天,一位居士一定要供养椰子水,他拿着椰子要把它破开,在早上他必须要供养,因为过了中午之后,世尊是不允许比库喝椰子水的。然后这位长老很慈悲,因为那个施主很盛情,于是他就把钵给他,居士就把那椰子水一点点倒到他的钵里。倒到钵里之后,这位长老就把椰子水喝下去。喝下去之后,在那一天他就再也没有进任何的食物了。为什么?因为椰子水在《律藏》里面说这个是属于食物。由于他是受持一钵食跟一座食,所以当他喝完了这椰子水之后,他再也没有进其它的食物。

为什么呢?因为有两种方法他可以不用这样做:第一、就是他把自己所持的头陀行先说出来,那么那些居士他们会理解,然后他们就不会硬是要供养;然而他不想显露自己的头陀支,行头陀支德,所以他接受了。而他又不想随便破自己的头陀支,如果破的话,那么他继续到了时间,他穿衣,然后去外面托钵,他照样可以吃,然而他又不想随便破了自己的头陀支,所以他只是接受了那一点点的椰子水,然后就过了一天。这是发生在缅甸的一位头陀支大长老的事情。

那下面我们将讲第一个,pasukūlikanga,是粪扫衣。

一位持粪扫衣者,他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受持:一种,他可以说“gahapatidānacīvara paikkhipāmi”(我拒绝居士所施之衣),如果他用这句话一受持,那么粪扫衣支就得了;或者他可以说“pasukūlikanga samādiyāmī(我受持粪扫衣支)。用这两句话的任何一句都可以得。

那什么是粪扫衣呢?所谓的粪扫衣是从坟场(就是坟墓)那里捡来的,就是在坟墓那边所丢弃的这些布。或者店前衣就是丢弃在市场或者店门口的那些布。路上衣就是丢在路上的那些布。垃圾衣就是丢弃在垃圾堆的布。还有胞胎衣就是女人们生产之后,擦胎垢的那样的布。沐浴衣就是那些想要驱除恶魔的病人,他们认为用水可以去除那些恶业,驱除病魔,然后就去洗澡,洗后就把那些浸过水的布丢掉,然后就给那些持粪扫衣的比库捡到了,这种布称为沐浴布。浴津布就是浴场的布,丢在浴场的布。

往还布就是那些去坟墓里回来,然后他们认为去到坟墓里,这些布是不吉祥的,然后就把他们丢掉了。还有烧残布就是给烧掉了一个角,或者有一些烧痕的,这样的布。还有给牛咬过的,或白蚁蛀过的,老鼠咬的,中间破的,旁边破的这些布。或者说,置旗布就是那些船主、乘船的人在岸边用一个竹杆,然后绑一块布,作为他们的标记,然后他们把船开出去,等船开远了,已经离开了,看不见船了,因为这些布他们是不要的,他就可以把这些布捡来。

还有塔衣,这里的塔是指蚁堆,我不知道在中国有没有蚁丘,又叫蚁穴,就是一堆一堆白蚁堆,在缅甸就很常见,在古印度他们以为蚁丘可能有神灵,一个白蚁堆就像一个山坡一样,在印度、在缅甸或者在热带很常见,那些人认为这些有神灵,就把一些红布或其它的一些布绑在蚁丘上祭拜,从这些地方捡来的布称为塔衣,这里的塔是应该cetiya,就是塔庙的意思。还有沙门衣就是从比库那里所有的。灌顶衣就是那些丢在国王灌顶之处的衣。

还有神变衣就是世尊所允许的,说:善来,比库。的那一类衣。旅者衣是那些旅行者不小心掉落的衣,而且是确定没有主的衣。还有风飘落的衣,叫风散衣天授衣就好象阿奴卢塔(Anuruddha,阿那律)长老他以前的妻子投生为天界,然后她知道阿奴卢塔长老持粪扫衣,因为她是天人,就变现一块布放在垃圾那里,然后阿奴卢塔长老见到了之后就去捡,这种衣称为天授衣海滨衣就是从海上冲上来的这些布。

当一位比库捡到这些布,无论是从这里的任何一种布,或者说很多种各种各样的布捡到之后,先把那些破坏的部分,烂掉的部分先剪掉,再剪成一块块,然后按照我们袈裟的尺寸把它缝制。缝制成一块一块,然后再拿去染色。先洗干净,把它剪了,再洗,洗了再缝,缝了再染,再染成那种黄褐色、红褐色或者深褐色这样的衣。所以如果能穿着这些衣的称为粪扫衣。

同时,如果说有一些施主,他们为了功德,他把很多的布或者袈裟拿到僧团那里说:我以这些袈裟供养给僧团。如果从这样的方式而得来的衣,不叫做粪扫衣。或者依照瓦萨由最上座一直排下去供养衣,而你这样所得到的衣也不叫粪扫衣。乃至到属于僧团共有的衣,这个也不叫粪扫衣。粪扫衣有三种:

第一种、就是属于上等的粪扫衣,就是指直接从垃圾堆、坟场、路边那里捡来的布,然后经过裁剪,剪去那些肮脏的部分,破坏的部分,再拿去洗干净,缝制,再染色,这样的衣是属于上等的粪扫衣。

第二种、是有一些希望得功德的人,他们看到有一些比库要去寻找布的时候,他们就把那些布放在路边,或者放在垃圾堆里,他就说:希望那些想要持粪扫衣的人捡到之后可以使用。这样他捡来的布或者衣称为中等的。

第三种、直接把袈裟丢在他的脚下,他再拣起,这样的衣称为下等的。

现在在帕奥禅林里面也是有一些持粪扫衣的人,他们也是。有一些人他们希望供养这些持粪扫衣的人袈裟,但是因为凡是施主去到帕奥禅林所供养的,持粪扫衣的人他都不接受这些袈裟,凡是整个僧团里面所分派的,粪扫衣者也不去接受。所以有一些在家人看到他的寮房在山上,然后他们就在这位比库必经的路上丢一套袈裟,甚至他说:这个是粪扫衣。但是这位粪扫衣者他也不知道,突然拣到这件衣,而且有时他会写上粪扫衣,然后他拣上。这种是属于中等的粪扫衣。

在帕奥禅林也很常见,乃至到有一天僧团举行大供养,就是供养每个人一套袈裟。由于持粪扫衣支者是不会去接受这些衣的,然而不久之后就在路边见到一件衣服丢在尘土里面,已经很脏了,结果有一位比库拣到了,而且他确定这个肯定是人家丢弃的,为那些想要持粪扫衣的人所受持的,所以他就捡来,而且确定这是无主的。所以如果想要受持粪扫衣的人现在在僧团里面也是有,而且还是有机会可以受持的。

然而往往因为受持粪扫衣的人他们都是不声不响的,他们不会告诉你的。所以如果你想要做这些功德,想要布施那些粪扫衣者的话,你就应当去观察,如果他有受持其它的衣支的话呢,你就可以趁他在路边,或者只要他能够看得见的地方,你就放一些衣,或者你可以把衣直接放到草里,或放到路边,或放到尘堆里,乃至到放在他的门口,但是他必须得不知道,你不能够说:我那里有一件衣服你去拣。这样的话就会破了他的粪扫衣支。就是他也不知道是谁供养的,他只是捡起来,然后披覆,由于这是置于尘堆上的、由于捡来的,这种也是属于粪扫衣。

对于任何的粪扫衣者如果他一接受施主衣,或者一接受僧团所布施的衣,在他接过手的那一刹那,他的这一条粪扫衣支就破了。因此粪扫衣支目前在南传的僧团里面还是很容易持的,而且他穿上粪扫衣和平时僧团的其他的人是没有任何的区别。而且这种持粪扫衣支他是很隐蔽的,他不是公开的,不是张扬的。如果一位出家者依粪扫衣而行道,那么他就住立于第一圣种(ariyavasa),就是他对于衣服非常知足,而且没有守护衣之苦,他很自由地生活,没有盗贼的怖畏,也适合作为沙门的用具。就正如说我们在受俱足戒之后,通常我们的教授师(anusāsaka ācariya)就会教诫我们四种依止,我想这个南传、北传都一样的,就是说世尊允许我们以粪扫衣为依止,就是你尽此一生都必须得受持的,然而世尊也允许用麻布、亚麻布、棉布、毛织品跟这几种的混和衣。这是第一种依止,就是我们出家受了比库戒之后,教授师会这样教诫我们,我们就必须要以粪扫衣为依止。

第二是三衣支(tecīvarikanga)。

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受持:第一种他可以说“catutthakacīvara paikkhipāmi”(我拒绝第四件衣),catuttha是第四,cīvara是衣,第四件衣,paikkhipāmi是我拒绝;或者说:“tecīvarikanga samādiyāmi”(我受持三衣支)。用这两句话中的任何一句话来受持都可得。

如果想要持三衣支的比库在得到了那些衣料做衣的布之后,如果自己不会做衣,不能够裁剪,或者没有获得专门的人指导,又没有找到针线这些工具,他可以储存到这些条件具备为止,他这样就并不犯过。然而自从染衣之后,就不能够储存,如果再储存一超过(期限),就变成头陀支之贼了。

对于持三衣者也有三种:第一种是在染衣的时候,他先染下衣(antaravāsaka),或者是先染上衣,为什么呢?我们先要了解这里的染衣对于头陀支来说,他染衣就等于洗衣服。现在泰国的森林派也是这么样,他们的衣没有洗的,他们都是染的。一般上我们染衣都是用树皮,现在无论是在帕奥禅林或者在泰国、缅甸,有很多都用自然染的,就是用树皮,一些树枝、树叶,还有一些花等等,全部放在一个大锅里面,再加水,下面就烧火,就把这些染料煮,煮到那种褐色,这种染出来的衣服的颜色,一般上来说不是黄色就是红褐色,这种就根据所用的材料不同(而不同)。

现在泰国的Dhamma yuttika(法相应派、法众派),他们的衣的颜色就是那一种土黄色,因为他们所用的材料是菠萝蜜树的树干熬成的染料。而现在在帕奥禅林我们穿这些衣的颜色是用在缅甸一种叫做宾各多的树的树皮,把这些树皮剥下来之后拿到锅里面煮。经过熬制的水,自然染出来的颜色就是这种深褐色,所以这种我们就称为树皮染衣,或者说是自然的那些染料的染衣。因此现在缅甸的衣服会呈红褐色,而泰国的衣服是呈黄褐色,主要是由于染料的不同(而造成的)。当然了,现在市面上很多、也是很随便就可以买到那些叫做化学染料的,然而真正很多那些森林里面的比库,他们仍然喜欢用自然染料染的。在泰国,大概每个星期或者每半个月,他们就把自己的衣拿去染料里染。如果说有些人他怕麻烦,因为经常熬煮染料要花时间,所以现在有很多染料,是他们之前已经熬煮成,之后再提炼成粉,这些粉还是从染料、染汁那里提炼出的粉,然后每次他就把这些粉用热水一冲,然后就变成染汁了,然后他再把自己的衣这样洗,洗了之后一晒干就是那一种黄褐色的衣。

对于三衣者来说他只有三件衣,就是只有桑喀帝、上衣和下衣,所以染的时候他可以一件一件染。比如先染下衣,先染下衣的时候,他可以把上衣当成下衣,把它折叠起来,然后穿着,上面就用桑喀帝围着。如果他要去托钵的话,那么他仍然可以用桑喀帝围着,下面穿的是上衣,然后去托钵。然后下衣就染,等它干了之后再穿上。穿上之后就把上衣拿去染。染的时候,他仍然上面穿的是这件桑喀帝,下面穿的是下衣,然后上衣就拿去染。等上衣染好,下衣也染好之后,再染桑喀帝。这样的话就是说他穿的是两件衣,染的是一件衣。等他干了之后再拿来穿,然后另外一件衣再染。这样的话就是说三衣其实对于出家人、比库来说已经足够了,他就不会需要多余的衣。

在这里就讲到了如果是住在村里面,他可以这样染衣,但是如果住在森林里面他也可以一起染(三衣)。在这里就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就是假如一位住在森林里的比库,他染衣的时候可以(三件衣)一起染。但是这时他是裸体的,他在染衣的时候不能够离开他的衣。因为假如突然看到有人来的时候他就可以很快地把衣拿上来。这个是一个人住的时候,可以这样,但是如果住在村边,或者是很多比库住的地方是不适合的,因为裸体是不相应法,如果一个人住在森林里面就可以这样。

同时,到了雨季的时候,有些持头陀支的比库,下大雨他们也不打伞的,所以每当下大雨,他们托钵回来衣已经湿了。我听一位比库说帕奥禅师当年在也镇(Ye Township)的森林里面住的时候,帕奥禅师在没有来到帕奥禅林之前就修了十多年的头陀行,我听说他就是拒绝用雨伞的,然后去托钵,结果现在帕奥禅师的身体很差,就是因为一到下雨的时候他还是持三衣,然后也没有用伞,所以每次都是湿漉漉的回来,回来后只能够穿一件衣,这样的话就很容易得病。

在这里也讲到了,我们的上衣可以拿来下着,而下衣也可以拿来当上衣披,但是这件桑喀帝是不适合拿来下着的。对于常持三衣者来说,他们自然就会很习惯如何用这三件衣服来替换。因为毕竟有时候要洗衣服,或者有时候因为下雨,他的衣已经湿掉了,那么,如果两件衣服都湿掉的话,他可以用一件衣服。然而,如果只是穿桑喀帝的话,它不能够穿在下面。对于上衣来说,它可以穿在下面,因为我们的这些衣都很大,所以有时候你会看到有些持三衣的人,他可以披上一件衣,既做上衣又做下衣。但是,对于桑喀帝来说,它就不能够下着,只能够披在上身。

同时,对于持三衣者来说,他也允许用第四件衣,就是肩袈裟(asakāsāva),它的长是一张手,这里的一张手相当于13.333英寸,我不知道折成厘米是多少。有些头陀支者当他接受布的时候,如果很小块的布,他仍然可以接受,比如说一些小的毛巾,一些小的手帕,这些是允许的。因为在律中,这些是没有达到净施之量的,所以不称为衣,只是称为零碎用的布。所以那些头陀支者他们也可以用一些手帕、小毛巾等等。一般上来说,我们所衡的量有一个很方便的量法,就是如果一块布它超过了这样(一张手)的宽度的话,那么就不能够受持,如果一受持,就会破了他的头陀支的支分。这个量就差不多是等于13.333英寸,而它的长不能够超过相当于两米,宽不能够超过一张手这样的量。所以我们的有些肩袈裟还是允许的,为什么?因为它们还没有超过这样的量。

在《清净道论》这里也讲到:受持三衣头陀支者,亦得许可有第四件肩袈裟。就是asakāsāvaasa是肩膀的意思,kāsāva就是袈裟。一般上来说,我们的袈裟都是一条布,就是一条很长条的布,然后在这边绑住,这样的话我们也可以把它作为覆汗衣。因为毕竟如果经常穿着,那么在夏天很多汗,如果只是这件肩袈裟的话,洗一洗就可以了。但是它的宽度仅限于一张手,它的长度为三肘,这个是允许之量。

破坏呢,就是当他接受了第四件衣时,便破坏了头陀支。对于持头陀支者,自己的衣不仅仅包括他披上的衣,如果他在床上铺上了属于自己的布,这样也破了他的头陀支。如果他用的毛巾是很大的,也破了他的头陀支。乃至到有一些比库、有一些大长老他们认为包括那种香袋都不允许用,但是有些大长老他们认为可以用,因为它们超过了布的量。所以对于持三衣者来说,一般就只是这三件衣,如果有一些超过了尺寸的布,他拒绝接受。而如果我们要辨别一位比库有没有持三衣的头陀支,我们就可以从这里去辨别,比如说有一些比较大的布,我们去供养他,他拒绝,那么很可能他就是受持了头陀支的。

对于上等的持三衣者来说,他除了这三件衣之外,他不接受任何其它的衣或布;对于中等的持三衣者来说,当他在洗染的时候,在染衣的时候,他可以在染房上暂时地穿着供那些染衣、洗衣的人所用的专门的袈裟,他暂时地披着,然后等他的衣染好之后,就把它舍弃,这种人是属于中等的持三衣者;而下等的持三衣者,乃至到连其他比库的暂时的衣在染衣、洗衣的时候借来用也可以。

现在也是一样,比如说在缅甸最冷的季节,当然这是指帕奥禅林的气候,如果是在北缅可能会更冷。在缅甸一月份的时候,最冷可能凌晨大概是15度,我目前测了最冷的是15度。有时候凌晨真的是很冷,所以三衣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有用的。比如说我们这件桑喀帝,现在天气很热的话,我们可以把它当枕头;如果天气冷的话,我们可以把它当被子盖;如果我们洗衣的话,可以把它当衣来穿;对于三衣者来说,他晚上就拿它来铺床,这桑喀帝很多用途。天气很冷的话,有时候把自己的上衣折成两折,再把桑喀帝折成两折,这样盖还是很冷。所以说,那些修头陀行的人在冬季、在凉季的时候真的是很辛苦的。

我听一位在泰国曾经行过头陀行的人说,特别是在北泰,泰北那边有时候也是很冷,那些持头陀支的人晚上在露地上,他们就只能够收集一些树叶把自己堆着,然后用袈裟裹着,在凌晨的时候很冷,他们也只能够这样哆嗦着熬过到第二天,他们是这样只是受持三衣而过整个冬的。我也曾经问过帕奥禅师:如果对于持头陀支的人,确实在凌晨时很冷,他们可不可以向僧团借一些毯子?因为对于三衣支来说,他不能够储存任何的衣,不仅仅是接受,连储存衣都不允许。在尼萨耆亚巴吉帝亚有允许比库储存藏衣,但是对于三衣持者来说,一切藏衣、一切多余的衣也是不能够储存的,所以连那些更厚一点的毯子都不能够使用。我问过帕奥禅师,他说如果上等的头陀支持者这个也是不行的,只能够冻,冻病就是冻病。

然而对于持三衣的比库来说,他仅仅满足于遮盖身体的衣服,他去到哪里就犹如鸟带着他的双翅一样,这样的比库也是,他带着三衣跟一个钵就可以去到任何的地方。

有一个故事就是讲到有两位比库,他们以前是非常好的朋友。有一天,他们两位都离开了阿絻罗陀补罗城(anurādhapurā)到了塔园寺去出家。然后他们在五年当中学通了两个本母――比库跟比库尼的巴帝摩卡,就是精通了比库律跟比库尼律。当他们满了五个瓦萨(vassa,戒腊)之后,他们就举行了自恣。

自恣之后,他们其中的一位就去了巴基那肯达罗极(pācinakhaṇḍarāji),这位尊者在那里住了很久之后,突然想起当时他们一起出家的那一位比库:现在他住在塔园寺,到底现在怎么样呢?过得好不好?于是他就决定去看望这位朋友。

当他们见到了之后,那位住在塔园寺的比库就尽自己做主比库的义务,就去接他的衣钵,给他洗脚的水等等。

第二天,他们就去托钵,然后只能够得到一些粥跟一点点的食物。然后他就想:唉,怎么现在才得了这么一点点食物,可能等一会儿入村之后还可以托得另外一些更多的食物吧。然后他们一起入村,但是也只能够得到一汤匙的粥而已。他们就这样一起回来,把这些食物喝了。喝了之后那位做客的长老就说:也许今天运气不好,才得了这么一点点粥而已,可能明天会得更多吧。

他们第三天去托钵,也是仍然得到相同的一点点粥,就是没有好到哪里去。之后他就去问这位原来住在塔园寺的长老说:你在这边住,每天都是这么样?(就是每天都是得那么一点点食物吗?)那位原住的长老说:是啊,是这样的。然后他就说:哦,我住的那个地方非常好,那个地方托钵也可以得到很多的供养,我们就去那里吧。因为他们在刚刚托钵的时候就这样说,然后那位原住的比库说:哦,好啊。然后他就往那个方向走,那位做客的比丘就说:哎哎,你怎么走这条路,你不是回塔园吗?”“哎,你不是赞叹说你住的那个地方好吗?我们就去呀。客比库说:哎,你住在塔园寺那么长的时间,难道你连一点点的用具都没有吗?他说:哦,是的,朋友啊,那些用具都是属于僧团的,那些桌子和凳子都是属于僧团的。那是我平时随时摆放在那里放好的。没有别的什么东西了。”“哦,但是尊者啊,我还有手杖、油筒跟我的鞋袋放在你的孤邸里面。然后那个原住的长老说:你才住了一个晚上,就有那么多的东西放在我的寮房啊。那位客比丘他很不好意思地说:是啊,象你这样的人呢,一切处你都能够那么少欲知足,塔园寺是过去四佛的遗迹,是舍利子的贮藏处。你住在这边,象你这样的长老呢,你住在任何的地方都好象住在佛陀在世一样,所以你还是住在那里吧。

然后第二天他自己拿着衣钵就走了。所以这个故事就讲到,其实原住的比库虽然他在那边住了十多年,但是他说走就走,为什么?因为在托钵的时候,他三衣都穿在身上,带着是一个钵,所以在托钵的时候他可以说:去哪里?啊,好吧,我们就一起去吧。所以比库的生活就是这么简单,这么少欲跟知足。

而且对于常持粪扫衣以及持三衣的这些比库,他们可以不用犯很多的戒。比如说储存多余的衣这条藏衣戒,就是尼萨耆亚巴吉帝亚(尼萨耆波逸提),还有欲望衣的,这也不用。还有向那些没有邀请的居士们要衣的你们把那些衣织得好一点这些,都没有这样的过患,是不是?所以对于持头陀行的人来说,只要他能够遵守头陀行,他可以免去很多其它那些戒条的违犯的可能性。因为他根本已经拒绝了三衣之外的其它衣,所以说他没有想要乞求其它衣的那些辛苦,而且没有因为制作衣超过尺寸、制作雨浴衣、制作那些上衣、制作覆疮衣,这些衣的过患,所以在尼萨耆亚巴吉帝亚和巴吉帝亚里的很多戒条他都不会犯到。

因此,我们说持头陀行是属于少欲行,是知足行,是减损行。而且它并不是属于律的,它是属于经的。如果一个持头陀行的禅修者,一个比库,它可以保护他的戒,可以持得更清净,而没有违犯其它戒的那些过患、那些过失。

对于下面的那十一条头陀支,我们将在下一次大家再一起共同来学习。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māya dhammānudhamma-paipattiyā Buddha pūjemi

Imāya dhammānudhamma-paipattiyā Dhamma pūjemi

Imāya dhammānudhamma-paipattiyā Sagha pūjemi

Addhāimāyapaipattiyājāṭi-jarā-maraamhāparimuccissāmi .

以此法随法行,我礼敬佛!

以此法随法行,我礼敬法!

以此法随法行,我礼敬僧!

切实依此而行,我将解脱生、老、死!

Ida me puñña,āsavakkhaya vaha hotu.

Ida me puñña,nibbā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ññabhāga,sabbasattāna bhājemi,

Te sabbe me samapuññabhāga labhantu.

愿我些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些功德。为证涅盘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一切有情,同得功德分!

Sādhu! Sādhu! Sādhu!

萨度!萨度!萨度!